首頁>健康>

便祕已經成為困擾很多人的一個健康問題,尤其是伙食太好,吃了又不動,長期坐著,這就為便祕的形成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因素。中醫講的便祕是指糞便在腸道內滯留過久,祕結不通,出現排便週期延長(就是2-3天才大便一次),又或是週期不長,但糞質乾結(大便幹,如羊屎蛋一樣),排除艱難,需要用力才能排出,又或是大便不幹,有想上廁所的意思,但是便而不暢,以上這些都屬於便祕。

便祕與大腸的關係最為密切,但也與脾胃、肝、肺等臟腑功能受損有關係,我們常說便祕了,就首先想到的是上火了,但便祕的原因可不只是上火,生活中的飲食習慣、情緒的調節、受外界的寒邪侵襲,以及隨著年齡的增長,孕婦產後等都是可以引發便祕的。那麼,除了上火,身體哪方面出了問題也會便祕呢?我們來看看吧。

一、氣虛致便祕 主要是肺氣虛、脾氣虛,傳送無力導致的,這型別的便祕常常為大便不硬,雖有便意,但是很難排出來,臨廁須竭立努掙,掙則汗出短氣,便後疲乏,面色白,神疲氣怯,舌淡苔薄。這型別的便祕在治療時,不是要清火降火,而是要補氣潤腸。可以在生活中用黃芪泡茶喝,陳皮泡茶喝。

二、血虛致便祕 脾氣虛不能生血,或失血太多,導致津虧血少,腸道失潤導致的,這型別的便祕往往大便祕結,面色無華,頭暈目眩,心悸,脣舌淡。常見於孕婦產後,由於氣血還未恢復到產前狀態,氣血無力濡養大腸而成。可以適當服用補血的當歸、生地黃、桃仁等藥物來養血潤腸通便。

三、陽虛致便祕 這種型別的便祕常見於老年人,腎氣、腎陽不足,陽氣虛衰,陰寒凝滯腸道而成。見大便艱澀,排出困難,小便清長,面色㿠白,四膚不溫,喜熱怕冷,腹中冷痛,或腰脊酸冷,舌淡苔白。在治療上要溫腎陽通便。

通過閱讀本文,相信大家應該對便祕有更加深的了解和認識,至於在生活中如何預防便祕,在前期文章中和相應的視訊中都有所講解,歡迎大家去閱讀。小小的便祕雖然看起來不是什麼大問題,但它警示我們的身體處於亞健康狀態了,要注意生活飲食、起居的習慣了。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尿酸偏高的人,這些食物趁早列入“黑名單”,痛風或許不敢放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