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邪
五種病邪的合稱。指“虛邪”、“實邪”、“賊邪”、“微邪”、“正邪”等五種。這是從五行生剋關係來說明五臟受病的情況。凡病邪從生我 (母)的方面傳來,稱為“虛邪”;病從我生(子)的方面傳來,稱為“ 實邪”;病邪從克我的方面傳來,稱為“賊邪”;病邪從我克的方面傳來,稱為“微邪”;本髒受到同一屬性的病邪侵犯而致病的,稱為“正邪” (見《難經五十難》)。臨床上,病邪的虛、實、微、賊等性質,主要 從臨床表現的輕重而定,不應據此生搬硬套。指風、寒、溼、霧、傷食 等五種病邪(《金匱臟腑經絡先後病脈証》。指中風、傷暑、飲食勞 倦,傷寒,中溼(見《難經四十九難》:「有中風,有傷暑,有飲食勞倦,有傷寒、有中溼,此之謂五邪」)。
虛邪
致病邪氣的通稱。因邪氣乘虛而侵入,故名。如《素問.上古天真論》:「虛邪賊風,避之有時。」“五邪”之一。某髒髮病,邪氣從“母病 及子”傳來的。
微邪
指邪氣輕微,致病也輕淺。“五邪”之一。某髒髮病,邪氣從該髒“ 所勝”的方面傳來的。
實邪
指邪氣盛。“五邪”之一。某髒髮病,邪氣從“子盜母氣”傳來的。
奇邪
邪氣的性質奇特,發病規律與一般不同。《素問.三部九候論》:「其病者在奇邪,奇邪之脈,則“繆刺之”。與一般病邪的含義通,皆指不 正之氣。
清邪
處於空間的霧露邪氣。《金匱臟腑經絡先後病脈証》:「清邪居上,濁 邪居下」。
濁邪
多指溼濁之邪。《金匱臟腑經絡先後病脈証》:「清邪居上,濁邪居下 」。參見“溼濁”條。
客邪
泛指侵害人體的邪氣,因邪氣從外而來,故名。
合邪
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邪氣結合侵犯人體,或從病症表現出其病因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邪氣。如溼溫、燥熱,風寒溼等。
賊風
語出《靈樞賊風篇》等。指風邪。“虛邪賊風”的簡稱。泛指四時不正常的氣候,因它們具有賊害的性質,會使人致病,所以名之為賊風。
陰邪
指六淫病邪中的寒,溼等邪氣。因它們致病易傷陽氣,阻滯氣化活動, 故名。指侵犯陰經的邪氣。
陽邪
指六淫病邪中的風、暑、燥、火等四種邪氣,因它們致病多表現為陽熱証候,易傷陰津,故名。指侵犯陽經的邪氣。
邪害空竅
空竅,指耳「目、口、鼻等器官。病邪侵害這些器官所出現的病變,如風寒引起鼻流清涕,鼻塞不通;風熱、火邪引起眼目紅赤、耳病; 燥邪引起鼻咽乾燥等。
外感
病因和病症分類,指感受六淫,疫癘之氣等外邪。這些病邪或先侵犯人體皮毛肌膚,或從口鼻吸入,或同時受病,都是自外而入,故名。
新感
感受病邪後,很快發病的,稱為新感。若內有伏邪,由新感觸動而發病的,稱為“新感引動伏邪”。新感與伏氣的區別在於:新感溫病,隨感隨發,初起有惡風畏寒表証;伏氣初起即有內熱症狀。參見“伏氣溫病”條。
伏氣
指病邪伏藏體內,經過相當時期而發病。鬱熱內發,最易傷陰。病變部位有深有淺,有發於少陽、陽明、少陰和厥陰等經的不同。邪鬱越深,病情越重。發病時由裡達表,病程常纏綿多變。參見“伏氣溫病”條。
風
病因,六淫之一。常與其他病邪結合而致病,如“風寒”“風熱”、“風 溼”、“風燥”等。風為陽邪,發病症狀每有遊走性和多變性。《素問風 論》:「風者善行而數變,腠理開,則酒然寒,閉則熱而悶。其寒也,則衰 食飲;其熱也,則消肌肉」。病症。參見“內風”或“風氣內動”。
風為百病之長
風邪是導致多種疾病發生的重要因素,“六淫”中把風列於第一位。臨床上風邪引起的疾病最為廣泛,外感病中,風可以和多 種邪氣相合,如風與寒相合就成風寒;與溼相合就成風溼;與熱相合就成風熱等等。指疾病變化過程中常會出現風的症狀,如 眩暈、抽搐,肢體震顫,麻木等。《素問風論》:「故風者,百病之長也,至其變化,乃為他病也,無常方,然致有風氣也。 」
外風
指外感風邪,參見“風”條。
內風
病變中出現動搖眩暈的一類病症,不屬外感風邪。《素問.至真要大論》:「諸暴強直,皆屬於風。」由火熱熾盛而化,或血虛陰虧,氣血逆亂而 生。多屬病理良化過程中出現的中樞神經系統症狀,如眩暈、昏厥、抽搐、震顫、麻木、口眼喎斜等。參見“風氣內動”。
微風
語出《素問調經論》。感受風邪而發病輕微者。臨床表現為肌肉蠕動, 無臟腑氣血的見症。
傷風
傷於風邪而發病,習稱傷風感冒。臨床表現有“風寒”或“風熱”等不同型別。參見“風寒感冒”、“風熱感冒”條。
寒
六淫之一。寒屬陰邪,易傷陽氣而影響氣血活動。人體陽氣不足,衛氣不 固密,就易受寒邪侵襲而病。較常見的如惡寒、發熱、頭痛、身痛、骨節疼 痛或腹痛洩瀉等症狀。機能衰退的病症。參見“內寒”條。
外寒
指外感寒邪。由於寒邪侵襲肌膚,陽氣不得宣通透洩,出現惡寒,發熱,無汗,頭痛,身痛和脈浮緊等症。指人體陽氣虛弱,出現形寒畏冷或 容易感冒的病症。《素問調經論》:「陽虛則外寒。」
內寒
指陽虛氣弱,臟腑功能衰退,引起水液運化障礙,濁陰瀦留的病症。《素問.調經論》:「陰盛則內寒。」脾主運化水溼,腎主水液調節,腎陽為 人體陽氣之本,故內寒多因脾腎陽虛所致。臨床表現為吐瀉,腹痛,手足逆冷,冷汗自出(內寒患者的分泌物或排洩物大多清稀而冷,),脈沉遲 等。《素問至真要大論》:「諸病水液,澄徹清冷,皆屬於寒。」
中寒
寒邪所中。平素陽氣不足,突然遭到寒邪侵襲,出現四肢厥冷,六脈沉細或遲緊等症狀。中焦虛寒,由於陽氣不足,脾胃機能衰退,出現腹痛喜按,畏寒肢冷,口淡泛惡,食少便溏等症狀。
暑
夏季的主氣,六淫之一。暑為陽邪,致病有季令的特點。臨床表現為頭痛,發熱、口渴、心煩、多汗、脈洪數等;暑邪又易耗氣傷津,故常出現身體疲 倦,四肢乏力、口乾等症。“長夏”多溼,暑邪每易夾溼,常出現胸部脹悶,噁心嘔吐或洩瀉等症。
溼(溼氣)
六淫之一。溼屬陰邪,性質重濁而粘膩,它能阻滯氣的活動,障礙脾的運化。臨床表現:外感溼邪,常見體重腰痠,四肢睏倦,關節肌肉疼痛,痛常限於一處不移;溼濁內阻腸胃,常見胃納不佳、 胸悶不舒、小便不利、大便溏洩等症。運化功能障礙,水氣停滯 的病症。參見“內溼”條。
外溼
指感受外界溼邪而言。如氣候潮溼,久居溼地,或感受霧露之邪,或涉水 淋雨,或長期在水中作業等。溼是一種陰邪,性貿重濁而粘膩,最易阻礙 氣的活動。臨床表現為頭重如裹,頸項痠痛,胸悶腰痠、四肢睏倦、關節 疼痛等。
內溼
指體內水溼停滯而言。是由於脾腎陽虛,不能運化水溼所生的病症。臨床 表現為食慾不振、腹瀉、腹脹、小便少、面黃、下肢浮腫、舌質淡苔潤、 脈濡緩等。
水氣
指水液停留體內而產生的病症。多因脾腎陽虛,不能運化水溼所致。《金匱要略》所說的水氣,主要是指“水腫”。
溼毒
指溼氣鬱積日久成毒而言。溼毒積於腸而下注,可致“溼毒便血”,症見糞便有血水,或便血而色紫暗不鮮,但腹不痛;若溼毒下注,鬱於肌膚, 則小腿部易生瘡癰,稱為“溼毒流注“,症見瘡形平塌,根腳漫腫,包青或紫黑,潰破後膿水浸漬蔓延,久不收口。
溼濁
即溼氣。因溼性重濁粘膩,每於病位停留滯著,阻礙輕清陽氣的活動,故 名。
穢濁
汙穢混濁之意。多用於形容“溼濁”或腐敗汙穢之氣以及“山嵐瘴氣”等;也用於形容某些病人的排洩物,分泌物或身體散發的特殊氣味。
惡氣
病邪。泛指六淫或疫癘之氣等(見《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惡氣不發,....」)病理性產物。如《靈樞.水脹篇》:「....癖而內著,惡氣乃起,瘜肉乃生。」這裡指的是因氣血阻滯而產生瘀濁的一種病理性產 物。
濁邪害清
濁邪,指溼濁邪氣;清,指輕清的陽氣上通於頭面的孔竅,如耳、目 、口、鼻等。溼為重濁的邪氣,與熱邪相結合,溼熱蘊積而上蒸,輕清的陽氣被阻遏,以致孔竅壅塞,出現神識昏蒙、耳聾、鼻塞等症狀。
燥(燥氣)
六淫之一。燥氣易傷津液。臨床表現為目赤、口鼻乾燥、脣焦、乾咳、脅痛、便祕等,其中証侯偏熱的為“溫燥”,偏寒的為“ 涼燥”。陰津虧損的病症。參見“內燥”條。
內燥
指體內陰津耗傷而出現乾燥的症候,多因熱病後期,或吐瀉、出汗、出血過多,或用藥不當等而引起。臨床表現為骨蒸潮熱、心煩、脣燥、舌幹無津、面板乾燥、指甲乾枯等內熱傷陰症狀。
火
六淫之一。溫熱、暑熱等均屬火的病邪,其性質屬陽,病症都表現為熱性。《素問.五執行大論》:「其在天為熱,在地為火;....其性為暑。」生命的動力,為陽氣所化,屬生理上的火。如“君火”、“相火”、“少火 ”等。病理變化過程中,機能亢進的表現。凡感受各種病邪,或七情內傷,五志過極,在一定條件下都能化火,生理上的火過亢,也會轉化為病理上的火。臨床表現分實火,虛火兩類。實火多因病邪亢盛,多見於急性熱病,主要表現為高熱、多汗、煩渴、燥狂、面目紅赤、或咯血,衄血、舌紅、苔黃燥、脈數有力等。虛火多因陰液虧損,多見於慢性消耗性疾病,主要表現為煩燥失眠,夢遺失精,五心煩熱,兩顴潮紅,盜汗、咳嗽痰血、舌紅絳苔少,脈細數或虛數等。
火邪
六淫病邪之一。泛指病變過程化火的表現。參見“火”條。
邪火
同生理的火相對而言,凡病因中的火邪,病變中產生的火熱現象均屬之。 參見“火”條。
鬱火
泛指陽氣被鬱而出現臟腑內熱的症狀。通常指“木鬱化火”。
火毒
(熱毒) 指火熱病邪鬱結成毒。在各科病症中,尤以外科的一些瘡瘍腫 毒(包括化膿性炎症)的形成和發展,往往與火毒有關。如疔瘡,丹毒,熱癤等。指燙火傷感染。
溫邪
多種熱性病致病外因的總稱。臨床常見的幾種溫熱病如春溫、風溫、暑溫、伏暑、溼溫、秋燥、冬溫、溫疫、溫毒和瘟瘧等的病因,均屬溫邪的範 圍。
溫熱
病因,即“溫邪”。有的以邪輕的為溫,邪重的為熱;逐漸感受的為溫,急速侵襲的為熱;發於冬春的為溫,發於夏季的為熱。實際上差別不大。病名,即溫病。如《溫熱經緯》即以此作外感熱病的總稱。溫病分類名稱。病因由於熱而不挾溼的,稱為“溫熱”,如風溫、溫燥等。溼熱 合邪的,稱為“溼熱”,如暑溼,溼溫等。
風寒
指風和寒相結合的病邪。臨床表現為惡寒重、發熱輕、頭痛、全身痠痛,鼻塞流涕、舌苔薄白、脈浮緊等。參見“風寒感冒”條。
風熱
指風邪挾熱。臨床表現為發熱重、惡寒輕、口渴、舌邊尖紅苔微黃、脈浮 數,甚則見口燥,舌幹,目赤、咽痛、衄血等。參見“風熱感冒”條。
風溼
病因。指風和溼相結合的病邪。病名。即風溼所致的病,亦稱“風溼症”。《傷寒論》:「風溼相博,骨節疼煩,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 ....」。參見“痺証”各條。
風寒溼
指風、寒、溼三種邪氣的相合。痺証就是這三種邪氣夾雜而致病的。《素問.痺論》:「風寒溼三氣雜至,合而為痺也。」病邪侵入肌膚、經 脈、關節等,阻礙氣血執行,出現痠痛、麻木、腫脹、關節重著等症狀;侵入內臟,可出現傴僂、心悸、氣喘等內臟痺証。由於風、寒、溼各 種邪氣的偏勝,臨床症狀也各有差別。參見“痺証”各條。
風燥
指風與燥兩種邪氣的相合,多感於秋燥時令。臨床表現為頭痛、發熱、惡寒無汗、鼻塞、脣燥、咽乾、乾咳、胸滿、脅痛、面板乾澀、舌苔白薄而 幹、脈浮澀等。
寒溼
指溼濁內困腸胃、損傷脾陽、或患者平素脾腎陽虛而致水飲內停,均可出現畏寒肢冷、腹脹、大使稀塘,或天亮前洩瀉,或浮腫等病症。病因。即寒與溼相合的病邪。致病則衛外的陽氣不行,血流不暢,發生肌膚疼痛、關節攣痺等症。
暑熱
病因,即暑邪。《素問.五執行大論》:「其在天為熱,在地為火....其性為暑。」外感暑邪的發熱病症。參見“暑熱症”條。
暑溼
即暑熱挾溼。以胸脘痞悶、心頂、身熱、舌苔黃膩為主証。如暑溼困阻中焦,則見壯熱煩渴、汗多尿少、胸脘痞悶,身重睏倦;如暑溼瀰漫三焦, 則見咳嗽、身熱面赤、胸脘痞悶、大便稀臭、小便短赤、甚或咯痰帶血;如內蘊暑溼而外感風寒,則見頭痛身熱、惡寒無汗、身體拘急不舒,胸悶 心煩,舌苔白膩等。
燥熱(燥火)
指感受燥氣,損傷津液,以致化熱化火。多見目赤,牙齦焮腫、 咽痛、耳鳴、或鼻衄、乾咳,咯血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