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春節前後,都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期,那麼,在疫情防控常態化之下,心腦血管疾病患者該如何預防呢?
什麼是三級預防?一級預防(Primary Prevention),亦稱為病因預防,是在疾病尚未發生時針對致病因素(或危險因素)採取措施,也是預防疾病和消滅疾病的根本措施。
二級預防 (Secondary Prevention),亦稱“三早”預防,即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是防止或減緩疾病發展而採取的措施。臨床上很多心血管疾病,比如心絞痛,腦梗塞等疾病,如果早期發現症狀,早期診斷,早期進行干預,愈後效果很好,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等。
三級預防 (Tertiary Prevention),亦稱臨床預防,主要是對症治療和康復治療措施。是指重病搶救,預防併發症發生和患者的死亡,其中包括康復治療等等。
以上為心腦血管疾病的三級預防,其中一級預防對於某些潛在心腦血管疾病人群來說尤為重要,做好一級預防,主要是強化血糖,血脂,血壓的管理水平。對於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控制在6.0左右,餐後血糖控制在7—8左右,潛在糖尿病人群,應該控制體重,避免暴飲暴食,減少熬夜;高血脂患者應該清淡飲食為主,減少肥甘厚味;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在140/80以內,減少食鹽的用量,避免酗酒,吸菸等。
那麼,從中醫中藥角度,如何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呢?從中醫理論方面,《黃帝內經》之中所述:春夏養陽,秋冬季養陰,秋冬季節,陰氣盛極,萬物潛伏,自然界呈現出閉藏的景象。因此春季養陰之道是精氣內藏、避寒就溫,以適應自然界的“閉藏”之氣,總之:四時養生的要訣就是順四時而適寒暑。
【本期專家】李東昇,瀋陽市中醫院心病一科兼重症醫學科科主任,主任中醫師。擅長以中西醫結合治療心血管系統疾病,如高血壓、冠心病心絞痛、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以及急危重症等。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