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從中醫角度談痔瘡的發病原因
俗話說“十人九痔”,由於人是唯一直立行走的哺乳動物,所以痔瘡也是人類獨有的疾病。那麼痔瘡的發病因素有哪些呢?來看看中國古代中醫總結的經驗。
著名的中醫專家鞏躍生教授說,中醫學通過總結長期的臨床經驗,認為痔瘡的發病原因,不單純是區域性因素,更主要的是有外感六淫,內傷七情,飲食勞倦等因素。早在《黃帝內經》中就指出:“因而飽食,筋脈橫解,腸澼為痔。”說明痔瘡是血管及經脈的病變。以後歷代醫家對痔的病因病機不斷髮展和完善,認為主要與風、溼、燥、熱、氣虛、血虛等因素有關,有的可單獨致病,有的則多種因素並存。在病程中,有的為實證,有的為虛證,有的虛實挾雜,因此在治療時,必須“審證求因”進行全面的分析。
上圖為著名的中醫專家鞏躍生教授正在為患者做診療
著名的中醫專家鞏躍生教授從中醫角度談痔瘡的發病原因,他說:“第一,風致痔。《症治要訣》雲:“血清而色鮮者,為腸風……”《見聞錄》說:“純下清血者,風也。”風多挾熱,熱傷腸絡,血不循經而下溢,風又善行而數變,故由風邪引起的便血,下血暴急呈噴射狀。第二,燥致痔。燥有內燥、外燥之分,引起痔多為內燥。《醫宗金鑑》說:“肛門圍折紋破裂便結者,火燥也。”指出了該病的發生常因飲食不節,恣飲醇酒,過食辛辣等物。以致燥熱內結,燥邪易耗傷津液,不能下潤大腸。則大便乾結,加之排便努掙,常擦傷痔核而致便血等症狀。第三,溼致痔。《見聞錄》曰:“色如煙塵者,溼也……”指出了溼分內外,外溼多因坐臥溼地,久居霧露潮溼之處而發;內溼多因飲食不節,態食生冷、肥甘,損傷脾胃而生。溼性重著,常先傷於下,故痔瘡因溼而發病者較多,溼與熱結,致肛門部氣血縱橫,經絡交錯而發為內痔。第四,熱致痔。《丹溪心法》雲:“痔者皆因臟腑本虛,外傷風溼,內蘊熱毒……”更明確指出了火熱傷津、熱毒內蘊可誘發痔瘡。熱積腸道,易耗傷津液,則大便祕結不通,久之可致氣血不暢,瘀滯不散,結而為痔。第五,氣虛致痔。《黃帝內經》則更早指出:“又有婦人生育過多,力盡血枯,氣虛下陷,及小兒久痢,皆能使肛門脫出。”說明了氣虛,無力收斂攝納是該病發生的重要原因。婦人生育過多,小兒久瀉久痢,老人氣血衰退,以及某些慢性疾病等,均可致中氣不足,氣虛下陷,無力攝納,導致內痔脫出。第六,血虛致痔。《靈樞·決氣篇》雲:“中焦受氣取汁,變化而赤,是謂血。”說明脾胃功能差,可致生血功能低下,血虛不能濡養肛門,則會出現痔瘡,便血,反之,痔瘡便血日久,可致血虛加重。在痔瘡患者中,常因長期便血而致血虛,血虛生燥,無以潤滑腸道,則大便燥結,誘發和加重痔瘡”
綜上所述,鞏躍生教授說中醫學認為,痔瘡發病的原因,不外這幾種,可單獨致病,也可同時存在,因而為中醫治療痔瘡奠定了理論基礎。 痔瘡雖不是疑難雜症,但身體器官相互貫通,相互作用,也會影響我們的健康和正常生活。因此,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飲食、生活、衛生、情緒等各個方面的調養,積極面對。
二、細談痔瘡的治療方法但凡談到痔瘡,總有種令人難以啟齒之感,這也使得很多病情較輕的患者不好意思前往醫院就診。據統計,痔瘡佔肛門直腸疾病總數的約87.25%,在前來醫院就醫的患者中,十有八九已經有了很長的發病經史。等到出現症狀時,又嫌到醫院太麻煩。最初時,他們往往對痔瘡毫不重視,總以為是不足為奇的小毛病。選擇到醫院就診的人卻不多,因為它是一種慢性病,通過自我調節症狀多會減輕。尤其是不少女性在體檢時就被查出患有痔,可看到醫生大多是男性時就不好意思進行治療,想用“忍”來解決問題。其實,這麼“忍”下去痔瘡是不會自愈的,提早治療對身體是十分有益的。
鞏躍生教授說,痔瘡的治療首先要保持排便通暢,飲食應粗細搭配,葷素搭配,少飲濃茶、咖啡、酒類及少進食辛辣食物,以減少對肛管的刺激。便後要溫水坐浴,區域性應用痔栓或痔膏。根據病情的不同,可以採取注射治療、冷凍治療及鐳射治療等。嚴重者可手術治療,包括結紮法、膠圈套扎法、痔切除PPH術等。經過積極的治療,絕大部分病人是可以治癒的。
當然,對痔瘡也要分情況而定,明確“痔的本質”,不可“見痔就治”。根據中華中醫藥學會肛腸分會關於痔的診療規範:無症狀的無須治療。有症狀痔的治療的目的重在消除、減輕痔的主要症狀,而非根治。解除痔瘡的症狀應視為治療效果的標準。
痔瘡並不是直接危及生命的疾病,但是如果置之不管就會逐漸加重,影響日常生活和工作。例如,因為痔的初期感覺不到疼痛,所以置之不管,痔核逐漸變大,反覆脫出肛門,就有可能在某一天突然轉換成伴隨劇痛的嵌頓痔。所以,發現生痔後應該及早接受治療,採取適當的措施,以免受疼痛之苦。
除了疼痛以外,排便時痔核脫出,為了使脫出物回納到肛內也要花一番功夫,有時甚至要花上半個小時左右才能將其壓回肛內。長期這樣,生活品質降低。有時自己判斷是生痔了,其實沒有發現是症狀相似的其他病,從而會延誤診治。特別是近年來發病率上升的直腸癌在早期時症狀與痔極其相似。
“認為是生痔,其實是癌症”的情況也不少。因此,必須注意的是不能憑自己的感覺判斷是否生了痔,而一旦發現有異常症狀就應該及時到醫療機構接受診治。
痔瘡的主要症狀是出血、疼痛、脫出,採取了一些應急措施之後,仍然需要到醫院接受系統治療。為了您的健康,不要諱疾忌醫,絕對不要認為忍一忍就好了,一定要及早到正規醫院進行檢查和治療。
相關連結——
鞏躍生教授簡介
鞏躍生,鄭州市大腸肛門病醫院(河南中醫藥大學附屬鄭州市大腸肛門病醫院)副書記、副院長,主任中醫師,碩士生導師,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人。全國肛腸學科名專家、河南省肛腸學科知名專家,河南省首批中醫藥青苗人才培養專案指導老師、河南省保健委員會幹部保健會診專家、省市醫學會醫療鑑定專家庫成員。
兼任世界中醫藥聯合會肛腸分會副會長、中華中醫藥學會肛腸分會委員,河南省中醫(中西醫結合)肛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兼祕書長、鄭州市中西醫結合肛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等。
從事肛腸專業40餘年,對大腸肛門疾病的常見病、多發病、疑難病有獨到見解;在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痔、瘻、裂等肛腸病有較深的造詣。研發了“益氣潤腸丸”等30餘種專科製劑。主持課題7項,獲國家專利8項,發表國家級學術論文30餘篇。主編《新編大腸肛門病學》、《大腸肛門病綜合徵》等6部專著。培養了10餘名碩士研究生。擁有鞏躍生名中醫學術經驗研究工作室。
先後被評為河南省跨世紀學術帶頭培養物件,鄭州市名中醫,鄭州市跨世紀人才,鄭州市中醫工作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
地址:鄭州市隴海東路51號(隴海東路與城東路交叉口 二里崗)
聯絡電話:0371—66357709、66357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