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王某,男,21歲。

初診:三年前因跌僕傷及頭部,當時曾昏迷2~3分鐘。年前踢球時又撞傷頭部,迄今終日頭昏作脹,記憶力減退。半年前剃頭時頭部受冷風吹襲,自後經常耳內風鳴,兼有眩暈,聽力未減,曾經西醫五官科檢查,據稱 “陰性”。舌質淡紅,脈弦,太沖、太溪脈大小相仿。症由髓海不足,宗脈空虛,為風邪所襲,正邪相擊,以故鳴響不已。治擬疏通經氣,以寧聽神。處方:聽宮-,雙 聽會-,雙 翳風-,雙 中渚 雙 俠溪-,雙手法:捻轉手法,留針5分鐘。 二診:治療後自感輕快,惟勞累後仍感眩鳴。脈來弦滑,舌苔薄潤。病系肝腎兩虧,風邪襲於少陽宗脈之分所致,本在少陰厥陰,標在陽明少陽,治擬標本同調。奈久病正虛,療治非易,除治療外,宜多調養。處方:肝俞+,雙 腎俞+,雙 聽官-,雙 聽會 -,雙 中渚 -, 雙 俠溪 -, 雙 手法:捻轉、提插,不留針。 三診:又針治三次,針後能保持二、三天效果,過後耳鳴又增,頭暈亦加,甚時視物模糊,針已見效,但未鞏固,再從前治。處方:肝俞+,雙 腎俞+,雙 聽宮-,雙 聽會-, 雙 中渚-,雙 俠溪-,雙 手法:捻轉、提插,不留針。四診:針刺14次以來,精神漸振,耳鳴時輕時重,鳴聲轉細。脈濡細,舌苔薄滑,質淡嫩。少陽氣火漸降、風邪漸清,唯肝腎不足,精氣不能上濟於耳,再從培補肝腎入手。處方:肝俞+,雙 腎俞+,雙 翳風+,雙 聽會-,雙 太溪+,雙 曲泉+,雙 合谷+,雙手法:捻轉、提插,不留針。五診:迭投培補肝腎,疏洩少陽引陽明精氣上濟之法,睡眠漸酣,耳鳴輕減。脈轉緩,舌苔薄滑,再擬前方續治,手法同前。 六診:療效漸趨穩定,睡眠良好,脈舌無變化,再宗前法。處方、手法同上。

按:

耳鳴之疾,早見於《內經》。《靈樞》論耳鳴有謂:“上氣不足耳為之苦鳴”,“髓海不足,則腦轉耳鳴”,“胃中空,則宗脈虛”,“脈有所竭,故耳鳴”,又有“一陽獨嘯(耳鳴),少陽厥也”等論述。前三者皆為虛症,獨後者氣逆而鳴屬實。後代醫家論耳鳴之原因,有正虛為風邪所襲,正邪相搏而鳴者;有腎氣不足,宗脈空虛而鳴者;有痰火上升,搏擊清空而鳴者;有腎精不足,陰虛火動而鳴者。並有“痰火而鳴者其鳴盛;腎虛而鳴者其鳴微”,“鳴者聾之漸也”的說法。

本例患者先傷頭部,二年來頭昏作脹,記憶減退,是髓海不足之象,爾後病起於新沐當風,是宗脈空虛為風邪 所襲之故。邪與正搏,鼓擊耳竅,是為致病之因。陸師取聽宮、聽會、翳風,施行捻轉瀉法以洩耳竅之邪,而疏經絡之氣,取中渚手少陽之滎,俠溪足少陽之滎,此 “滎輸治外經”之意,而手足少陽同用,冀收“同氣相求”之功。

故一診鳴減。二診仍宗前法,診得勞累後眩鳴仍作,辨為肝腎兩虧,故加肝俞、腎俞,施提插補法,以培補肝腎。四診以前均同此法,症情逐漸改善,但鳴聲轉細,脈來濡細,是氣火漸降,風邪已清而邪去正虛,精氣不能上濟之象,故陸師改翳風為先瀉後補, 加合谷補之以引陽明經氣上注宗脈,補太溪腎原,曲泉肝合(水生木)以加強培補肝腎之力,最後經治十七次後鳴止症愈。

——陸瘦燕鍼灸論著醫案選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降血脂的好東西:這6種食物經常吃,讓血脂乖乖“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