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導致尿毒症快速增長的因素中“禍首”不再是慢性腎小球腎炎,而是糖尿病腎病。
原因有二:其一我國患糖尿病的人群基數大,有1.3億左右與慢性腎病人數旗鼓相當。其二,糖尿病的危害性較大,會造成全身的微血管迴圈的異常,進一步會危及到腎功能,還會引起粥樣動脈硬化、遠端組織缺血壞死,損害心腦等重要器官,增加尿毒症風險。
研究提示慢性腎病患者中約有18.1%的人會在中後期發生糖尿病,反過來,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發生腎病合併症的風險,隨著時間增加也會越高。對於慢性血糖升高的情況,及時合理用降糖藥,降低血糖水平是穩定腎功能的關鍵。
六類常用降糖藥的優缺點,大家一起來了解下:
降糖“老將”——胰島素適用於體記憶體在胰島素代謝缺陷的情況,處於不同階段腎功能的患者,使用時需考慮好用量。
腎功能受損後,腎臟對胰島素的降解明顯減少,導致血液內胰島素的半衰期增長,在注射過程中需注意劑量,以免引起低血糖的情況。
降糖“一線藥”——雙胍類目前代表藥物主要是二甲雙胍。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聯合胰島素、磺脲類等其他型別降糖藥應用。藥物主要是透過腎臟排洩,對於已發生腎功能不全(肌酐高於130)的患者,需要注意劑量,以免引起酸中毒性的情況。
SGLT-2 抑制劑(鈉-葡萄糖協同轉運蛋白2抑制劑)這類藥物屬於一類新型降糖藥,透過名字可以瞭解到藥物的作用機制,目的是主要透過促進尿糖的代謝,降低血糖水平。腎臟腎小球發揮過濾作用,此類藥主要是發揮抑制腎小管對葡萄糖的重吸收作用,增加多餘糖分經尿液排出體外。
常用的藥物包括達格列淨、恩格列淨和卡格列淨等藥物。其中三類藥物均已經上市,且應用於糖尿病腎病的治療,此外,這兩類藥物還明確具有降低尿蛋白、延緩腎功能的作用,起到明顯保護腎臟的作用。
目前研究建議腎小球濾過率超過45mL/min/1.73 m²以上的患者可以使用,腎功能受損比較嚴重,45mL/min/1.73 m²以下的患者不建議服用,必須使用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GLP-1 受體激動劑這類藥物主要是增強胰島素的分泌,來穩定血糖水平,同時起到延緩胃排空的作用,控制進食量,透過飲食量來減輕血糖的波動。可以聯合胰島素等藥物應用,對於二甲雙胍等藥物使用效果差的患者,也可以改用這類藥物。常用藥包括利拉魯肽、艾塞那肽。
一般腎病患者都可以使用,但已發生腎功能不全的患者必須要醫生監督下使用。
DPP-4 抑制劑(二肽基肽酶-4抑制劑)與其他類降糖藥不同的是,主要透過影響胰腺中的β細胞和α細胞來調節葡萄糖水平,從根本上改善胰島素分泌的情況。常用的利格列汀、沙格列汀等,也是比較常見的藥物。
列汀類藥物同樣具有一定降低尿蛋白水平的作用,但目前尚未有完全的證據證明可以保護腎功能。腎功能正常的患者可以正常服用,腎小球濾過率低於45的患者以病情變化,可考慮適當減量。
“老牌藥”——磺脲類:磺脲促泌劑類降糖藥在控制血糖方面也有很大功勞,幾乎可與雙胍類齊肩。目前用到的格列吡嗪、格列齊特等藥物仍發揮著中流砥柱的作用。降低血糖水平外,還具有防治心血管疾病的積極作用,可有效降低腎病誘發的心臟病的風險,尤其適用於具有高血壓、高血脂等慢性疾病的腎友們,還有老年患者。總而言之,選擇降糖藥需要記住兩點原則,一是可以明確兼顧對腎臟有益的藥物,一舉兩得。如SGLT-2 抑制劑、DPP-4 抑制劑。二是以免腎功能影響到藥物劑量,不能使藥盡其用,儘量選擇需腎臟代謝較少的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