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早在《黃帝內經》中就有糖尿病的記載,當時稱為“消渴”“肺消”“鬲消”“熱中”等,認為多發生於上層社會,是過食膏粱厚味引起,歷代醫家在不斷臨床實踐中歸納“消渴”的病因,主要為飲食不節、情志失調、稟賦不足、勞欲過度。
飲食不節 比如暴飲暴食,每天大魚大肉、快餐食品、宵夜或者奶茶可樂等甜飲料會導致脾胃的負擔過重,脾胃為了消化食物每天超負荷工作,日久就會導致脾胃功能受損,脾胃在中醫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被認為是後天之本,是用來吸收飲食中的精華並且運行於全身的,一旦脾胃受損,運化功能就會減弱,吸收的物質不能為人體所有,而滯留在血液中導致血糖增高,同時隨尿液排出體外,導致尿糖增高。
長期過度的精神刺激 如鬱怒,肝氣鬱結,或勞心竭慮,營謀強思等,患者常常會茶不思飯不香,中醫認為時間久了會消灼肺胃陰津而發為“消渴”。
先天不足,或房勞過度 會導致腎陰虧損,則虛火內生,上可影響心肺導致煩渴多飲;中會影響脾胃導致胃熱多食;久病及腎,腎氣受損還會出現多尿等,故腎與“消渴”的發生甚為密切。
“脾 、肝、腎”三髒同調針對以上病因,在傳統中醫藥對糖尿病的防治上,歷代諸多醫家亦提出不同的論治觀點,其中臨床較廣泛使用的有從三消辨證,既“上消(肺)、中消(脾)、下消(腎)”、從臟腑論治、從氣血陰陽辨證、分期分型辨證等。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生活方式的改變,其臨床“三消”症狀的典型表現並不多見,故單以“三消辨證”不能滿足於臨床應用要求,從“臟腑氣血陰陽”辨證更能針對其病因病機進行論治,以“脾、肝、腎”三髒同調更為貼切臨床實際情況。
調“脾”脾為後天之本,主運化飲食中的水谷精微,糖尿病患者脾胃運化功能失調,可見以下幾種情況:
1.脾胃虛弱:乏力、口乾、納差,治以健脾益氣生津,常用七味白朮散加減;
2.脾胃溼阻:肢體困重、脘腹脹滿、大便溏軟,治以運脾化溼,常用香砂六君子湯合平胃散加減;
3.溼熱內蘊:口乾苦、噁心嘔吐、舌紅苔黃膩,治以清熱利溼,常用茵陳蒿湯合四苓散加減。
調“肝”肝主疏洩,調暢氣機。隨著現代社會的高強度及快節奏生活方式,長期過度的精神刺激,情志失調,此外,糖尿病乃慢性、終身性疾病,病程纏綿日久,必使患者產生心理壓力,肝氣鬱結,化火內耗肝陰,愈加重消渴,二者更是互為因果。可有以下表現:
1.肝氣鬱結,氣機不暢:脅肋脹痛、胸悶、咽部有異物感、或乳房脹痛、少腹痛,治以疏肝理氣解鬱,常用柴胡疏肝飲加減;
2.肝鬱化熱,肝火上炎:急躁多怒、面紅目赤、頭痛眩暈、口乾口苦、脅痛如灼,治以清肝瀉火,常用龍膽瀉肝湯加減;
3.肝血虛:頭痛眩暈、兩目乾澀、虛煩不寐,治以養血柔肝,常用歸芍地黃湯加減。
調“腎”腎為先天之本,主藏精而寓元陰元陽,為生命活動之根。先天稟賦不足與糖尿病患者的遺傳易感性和(或)免疫功能低下是相互關聯,為發病的內在基礎。另外,“消渴”日久會傷及腎陰腎陽,引起一系列併發症。可有以下表現:
1.腎陰虧虛,腎固攝無權:表現為尿頻量多,混濁如脂膏或尿甜、腰膝痠軟、乏力、頭暈耳鳴,治以滋陰固腎,常用六味地黃丸加減;
2.陰陽兩虛:小便頻數,甚至飲一溲一、腰膝痠軟、四肢欠溫、畏寒肢涼,治以滋陰溫陽,補腎固澀,常用金匱腎氣丸加減。
消渴為脾、肝、腎三髒常相互影響,脾失健運,往往影響氣機的升降,影響肝主疏洩的運作;另一方面肝木鬱滯乘脾,亦可影響脾胃運化功能;同時肝腎同源,肝陰受損,虛火內積,必耗傷腎陰腎陽。因此,於臨床治療中,當分清三髒主次與正虛邪實,抑有餘而扶不足。
在糖尿病的防治過程中,中醫藥發揮其臟腑辨證論治的優勢,除了可於糖尿病早期進行預防及干預;也可與西藥降糖藥物聯合使用,改善與減緩病程後期所引起的一系列併發症。
各位糖友在控糖過程中應正確看待中西藥治療的特點,西藥降糖療效確切,彌補了中藥的不足,而中藥透過臟腑調理,可以在預防及改善糖尿病併發症方面有較好優勢,兩者結合可以取長補短,給患者帶來最佳治療效果,但在用藥和治療上需要在專業醫生指導下進行科學調整。
專家:楊華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內分泌科主任,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
#醫師報超能團##超能健康團##健康科普排位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