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血脂,是血漿中的中性脂肪和類脂的總稱,廣泛存在於人體中。

而血脂超標,也就是高血脂,多是由於不良的飲食習慣、生活習慣所導致。

高血脂,容易導致血管慢性損傷,誘發動脈粥樣硬化。

身體有4種表現,可能血脂已“超標”,佔一個,最好去檢查一下

1、瞼黃疣

是脂質沉積於眼瞼部位而引起的面板的黃色或橙色斑塊。

多發生在眼瞼上,初起如米粒大,微微高出面板,與正常面板截然分開,邊界不規則,甚至可佈滿整個眼瞼。

一般常見於中年女性,高膽固醇血癥,高脂血症患者。

2、經常犯困

血脂太高,會阻礙血液流通,而血液有一個重要的功效就是攜帶氧氣。

高血脂會導致血管供氧能力差,氧氣不足大腦就會缺氧,引起犯困的狀態。

3、耳垂褶皺

研究發現,高血脂合併心臟病約74%有耳垂褶皺的情況。

耳垂有褶皺的人,不一定血脂會高,但也要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若一個人的兩隻耳垂都出現褶皺,那麼約97%的人都有血脂高的問題,甚至會出現動脈硬化、心腦供血不足等。

4、脂血癥眼底

正常的眼底小動脈,是呈橘黃色的,高血脂者的小動脈則呈現黃白色。

這是甘油三酯的大顆粒脂蛋白沉積的結果,是嚴重的高甘油三酯血癥的特徵性表現。

所以,此類情況,也不能忽視。

不想高血脂,少做3事、少碰2白

【少做3事】

1、少菸酒

酒的主要成分是酒精,酒精有提升血脂的作用,加之,喝酒時,下酒菜一般都較油膩,容易增加高脂肪食物攝入,對血脂控制非常不利。

吸菸也會導致血管收縮,是血管內有毒物質增加,容易升高血脂,不利於血脂的控制!

2、少久坐

長時間幾乎處於一個姿勢,會使血液迴圈減慢,增加血栓形成的風險,尤其是下肢靜脈血栓。

一旦下肢血管內形成血栓,就會促使栓子淤積,區域性凝血因子會大量堆積,使得區域性高凝,形成血栓,增加血管堵塞的風險。

3、少熬夜

習慣性熬夜,不能保證睡眠,長此以往,缺乏睡眠,會升高血脂。

並且,睡眠不足,還會使人感到飢餓,減少從事體能活動的動機,間接造成脂肪代謝異常和肥胖。

【少碰2白】

1、鹽

鹽,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調味品,也是血管疾病的“殺手”。

研究發現,長期吃鹽太多,會使人的血壓增高,直接損傷全身各處的血管,引起血管硬化,導致心肌梗死或腎臟功能衰退。

控制鹽的攝入,建議每人每天食鹽攝入量在4-6克為宜,約一小匙。

2、糖

適當吃點甜食,可以使人開心,然而,這也是“甜蜜的毒藥”。

因此,改善血脂健康,一定要遠離甜食、糕點,減少糖分的攝入。

預防高血脂,要多喝3水,勤動2處

【多喝3水】

1、冬青荷葉茶

荷葉,其含有黃酮和生物鹼類,可降低總膽固醇和生甘油三酯,降低全血比粘度、紅細胞壓積,從而改善血液粘稠狀態,降脂降壓,預防血栓的形成。

冬青,其可以增加心肌供血、抗動脈粥樣硬化,還可以清熱散風,可以降低血壓,對高血壓者有很大的好處。

蒲公英,有一定的降壓效果,還可降低血清三醯甘油,有效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有助於改善血脂健康,助力心血管健康。

搭配在一起,做杯代茶飲,可以促進身體排毒,降脂、降壓、改善血粘稠,穩定血壓,保護血管健康。

2、鱷嘴花茶

鱷嘴花能夠改進全身血流狀態,增強心肌收縮能力,改善血壓。

其含有的黃酮類化合物,可以對心腦血管起到保護作用,可以防治動脈硬化、冠心病、中風等疾病,對調節血糖也可起到重要作用。

其含有的三萜類化合物和不飽和脂肪酸,都可以降低膽固醇,調節血脂。

3、綠茶

被稱為健康國飲,未經過發酵的綠茶,營養保留更佳全面。

研究發現,綠茶中的兒茶素,能降低人體膽固醇及甘油三酯的量,還能抑制血小板凝集、降低動脈硬化的發生機率。

經常泡上一杯綠茶,能減少消化道,對脂質的吸收,促進脂肪排洩,有降低總膽固醇,有助於改善血脂健康。

【勤動2處】

1、動腋下

腋下,也就是常說的胳肢窩。

用手指按揉腋下,每日3分鐘即可。

功效:可使血液在心臟、動脈、靜脈及毛細血管週而復始地迴流通暢,促進全身血液迴圈,改善血脂狀況,並調節腦血流量,穩定血壓。

2、足三里

足三里在外膝眼下3寸,或髕韌帶外側向下3寸,脛骨向外1橫指處。

民間有“揉按足三里,相當吃老母雞”之說,可見按揉其穴的好處!足三里穴對高血壓、高血脂都有好處,還能夠預防其引發的一些併發症!

8
最新評論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帕金森病與帕金森綜合徵是一樣的嗎?有何區別?治療上有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