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一石激起千層浪,作為已經習慣早餐一碗粥的普通群眾自然會抗議,都喝了這麼多年了,為什麼早上喝粥是不對的。

甚至有網友還認為,張教授推薦和肉蛋奶就是崇洋媚外。

不過對於這個言論,張教授並不接受,他表示針對病毒的抗體產生全部靠的是蛋白質。

先不談為何張教授會如此說,針對這個話題,為何會引起如此大的反響,一方面是由於中國人數千年來已經習慣於早餐喝粥,另一方面則是這番言論是對傳統養生學的一大挑戰。

中國人傳統上認為有營養的食物,一般都是熬煮之後的粘稠東西,如魚翅、燕窩、海蔘、銀耳、驢皮、鹿筋等,但這些動植物膠質其實毫無意義。

從營養素的角度來看,我們吃進去的食物,基本都會被還原成糖(澱粉)、脂肪、蛋白質、微量元素(維生素、電解質)。

而粥的主要成分不過是一些高糖的碳水化合物,不僅是粥還是各種湯,相對於他們的原材料而言,基本都沒有多少營養物質。

你沒聽錯,喝湯不如吃肉,這屬於現代營養學的常識。

這種結論似乎有些顛覆傳統,畢竟對於老一輩的人而言,一碗濃湯被認為非常的有營養價值,並且還有許多營養學大仙表示,只要湯夠粘稠,營養就越多。

但事實是,食用牛奶、肉類或者雞蛋等,我們可以獲得大量的蛋白質,但喝粥或者喝湯,不過是攝入一些過量的鹽分、脂肪等。

民間傳統認為喝湯可以養生的說法更是不可取,尤其喝湯棄肉更是一種買櫝還珠的行為。

有許多人表示自己就是喜歡喝湯,這當然可以,但不過建議在喝湯的同時,把裡面的主料也一同吃掉。

比如許多人喜歡喝魚湯,建議把裡面的魚肉、魚渣都一起吃掉,這才是最營養的。

重申一點,以上都是針對想要補充蛋白質的人群而言,固體肉的蛋白質必然是比湯要多的。

當然,這樣肯定會有人出來說,你憑什麼認為喝湯不能養生?

這裡主要有三點:

第一是鹽分,成年人每天吃鹽建議不超過6克,但是喝湯的話,不知不覺就容易超標。

普通感覺到鹹味的湯,每100ml中大約有1克以上的鹽分。並且在吃飯時不可能光喝湯,還需要吃菜,因此一天的鹽攝入量很快就會超過指標。

第二是脂肪,尤其是肉湯中含有非常多的脂肪,如那些乳白色的湯。

相對於那些大塊的脂肪肉,溶於湯中的脂肪不會那麼油膩,讓人難以下嚥,因此在不知不覺中,就會喝進去非常多的脂肪。

當然,或者這對於那些想要增肥的人群而言是一個不錯的方式。

第三則是嘌呤。作為痛風的罪魁禍首,嘌呤多存在於肉類、肝臟、海鮮當中,同時嘌呤還溶於水。所以在煮肉熬湯時,煮的越久湯裡溶出的嘌呤也就越多。

因此為什麼許多菜品需要焯水,即將食材在沸水裡過一遍,然後再進行炒制,就是因為在沸水中如豬肝、雞雜等食材不僅能夠去腥,嘌呤也會被去除一部分。

綜上所言,喝湯養生純粹就是誤區,如果真的想要補充蛋白質,並且愛喝湯,不如將湯與裡面的食材一起吃完。

但是也不能多喝,畢竟鹽分、脂肪、嘌呤這些還是需要考慮的,嚐嚐口味就行了。因此對於大多數愛喝湯的人而言,本質上並不是為了養生,而是饞嘴。

打個不恰當的比喻,喝湯就好比吃薯條,只是為了滿足口腹之慾,完全沒有養生的功效。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肝病多是"拖"出來的,"面板"若出現4種表現,趁早查肝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