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醫學雜誌(BMJ)》4月23日發表一項針對中國居民的研究,結果顯示,中國居民用低鈉高鉀鹽代替普通食鹽,每年可以防止46萬多人死於心血管疾病(相當於心血管疾病總死亡的1/9),其中包括20.8萬名中風患者和17.5萬名心臟病患者;還可以預防約74.3萬例非致命性心血管疾病,其中包括36.5萬例中風和14.7萬例心臟病發作,並使慢性腎病的發病率每年減少約12萬例。由此看來,用低鈉高鉀鹽代替普通鹽,的確是一項重要的健康促進措施,對防治高血壓及其他心血管疾病具有重要意義。
什麼是低鈉高鉀鹽低鈉高鉀鹽,也叫低鈉鹽,一般是用一定比例(大約30%)氯化鉀代替部分氯化鈉,從而使
鈉含量降低而鉀含量明顯增加的食鹽。低鈉高鉀鹽中鈉含量比普通食鹽少30%,鉀含量要高出數十倍(普通食鹽中鉀含量極少),碘含量不變(低鈉鹽也是強化碘的)。低鈉高鉀鹽的限度與普通食鹽差不多或略淡,在烹調時新增量不變,卻可以減少鈉的攝入量,實現低鹽飲食,同時補充鉀。
因為國人食鹽(鈉)攝入量普遍超出推薦標準(5克/日),所以這種低鈉高鉀鹽不但適用於高血壓患者,也推薦給普通成年人,代替普通加碘鹽食用。現在,低鈉高鉀鹽在很多超市都能買到,價格略貴,但畢竟是鹽吃得不多,不會增加實際經濟負擔。不過要注意別買錯了,超市裡還會出售一些添加了鐵、鋅或硒的“保健鹽”,如富硒鹽、加鐵鹽、加鋅鹽等,這些保健鹽並無保健作用,健康意義不大,不在推薦之列。
低鈉高鉀鹽其實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物,我自己家裡數十年如一日地吃低鈉高鉀鹽,國內很多相關機構也推薦吃,如中華醫學會《中國高血壓指南2018》、中國營養學會/國家衛健委“三減三健”活動等。但在其他國家,類似的推薦卻極少,這是為什麼呢?
為什麼低鈉高鉀鹽對中國居民更重要最重要的原因可能不是中國居民食鹽攝入量太多(人均10.5克/日,是推薦限量的2倍),甚至也不是中國居民高血壓患病率太高(粗率為 27.9%,標化率 23.2%),而是因為在中國居民高血壓的發病因素中,飲食高鈉和/或低鉀首當其衝,是最重要的發病因素之一,中國人群普遍對鈉敏感。
學術點說(《中國高血壓指南2018》),鈉鹽攝入過多和(或)鉀攝入不足,以及鉀鈉攝入比值較低是中國高血壓發病的重要危險因素。減少鈉鹽攝入,增加鉀攝入,(對普通人)可以降低高血壓發病風險,(對高血壓患者)可有效降低血壓。中國居民膳食中75.8%的鈉來自於家庭烹飪用鹽,所以用低鈉高鉀鹽代替普通食鹽的確是明智之選,既減少鈉,又增加鉀,一舉兩得。
然而,如此有益健康的廉價好物卻並不普及,很多人並不知道低鈉高鉀鹽。更可悲的是,不少人是看低鈉高鉀鹽的負面新(yao)聞(yan)才認識它的,還以為它對腎臟有害呢!近幾年,有不少關於低鈉鹽危害腎臟、低鈉鹽等於“送命鹽”之類聳人聽聞的說法,甚至有一些知識欠缺的醫務人員推波助瀾,說低鈉高鉀鹽中的高鉀使血鉀升高,損害腎臟功能。
低鈉高鉀鹽的包裝上為何要提醒“腎病患者不宜”腎功能不全患者均需要低鹽(鈉)飲食,這是毋庸置疑的。那麼鉀呢?說起來就複雜了,簡單地說,腎功能不全進展和治療過程中,有時候會出現一個併發症——血鉀升高,高血鉀是非常危險的情況,搞不好要出人命。在這種情況下,必須減少飲食中鉀的攝入,連富含鉀的新鮮果蔬都要限制攝入,更別說低鈉高鉀鹽了。
但是,健康人不要害怕,只要腎臟功能是正常的,吃富含鉀的新鮮果蔬,或者吃低鈉高鉀鹽,即使吃多一些,也不會導致高血鉀。即使是腎病患者,也並非都有腎功能不全,即使是腎功能不全,也不一定有高血鉀。只是從降低高血鉀發生風險的角度,建議腎病患者不要選用低鈉高鉀鹽。
不過,還有一種情況要注意,有一些人並不了解自己的腎功能情況,畢竟有一些腎病或腎功能不全是悄悄發生的,沒有被發現。但根據上面《英國醫學雜誌(BMJ)》發表的研究,用低鈉高鉀鹽代替普通食鹽在總體人口中的益處遠大於害處,即使是患有慢性腎病的人,也利大於弊,即低鈉高鉀鹽降低血壓的益處,要超過增加高血鉀發生的害處。當然, 研究者建議(我也很贊同),不論是否有腎病,最好先了解自己腎功能的情況,檢測血鉀,確保只受益不受害。
補充在後面除了選用低鈉高鉀鹽代替普通食鹽,其他低鹽飲食的策略還包括,減少食鹽總量,少用味精、醬油等高鹽調味品;不要吃鹹菜、醬菜、榨菜、醃製食品等(或者用它們來代替鹽);少吃含鈉鹽量較高的加工食品。
高鉀飲食的策略主要是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推薦綠葉蔬菜(油菜、菠菜、菜心、茼蒿、紅莧菜、空心菜、蒜苗、韭菜、芹菜、小白菜等)、鮮豆類(豆角、油豆角、毛豆、蠶豆、扁豆、豌豆等)、甜椒、番茄、苦瓜、鮮蘑菇、海帶、馬鈴薯、蓮藕、芋頭等。每天總量要超過1千克或更多。
但不建議服用鉀補充劑(包括藥物)來降低血壓。腎功能不全者補鉀前應諮詢醫生。
參考文獻:Estimated population wide benefits and risks in China of lowering sodium through potassium enriched salt substitution: modelling study
DOI:10.1136/bmj.m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