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溼邪的基本概念
①定義:凡致病具有重著、黏滯、趨下特性的外邪,稱為溼邪。
②溼為長夏的主氣。溼邪為病,長夏居多,但四季均可發生。
2.溼邪的性質和致病特徵
(1)溼為陰邪,易傷陽氣
①溼與水同類,故屬陰邪。
②陰邪侵人,機體陽氣與之抗爭,故溼邪侵人,易傷陽氣。
脾主運化水液,性喜燥而惡溼,故外感溼邪,常易困脾,致脾陽不振,運化無權,從而使水溼內生、停聚,發為洩瀉、水腫、痰飲等。
(2)溼性重濁
①“重”,即沉重、附著。溼邪致病,常出現以沉重感及附著難以移動為特徵的臨床表現。
②“濁”,即穢濁。溼邪為患,易出現分泌物和排洩物穢濁不清的特徵。
(3)溼性黏滯,易阻氣機
溼邪致病,其黏膩停滯的特性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①症狀的黏滯性: 溼邪為患,易呈現分泌物和排洩物黏滯不爽的特徵。
②病程的纏綿性: 因溼性黏滯,易阻氣機,氣不行則溼不化,膠著難解,故溼邪為病,起病隱緩,病程較長,反覆發作,或纏綿難愈。
(4)溼性趨下,易襲陰位 :
溼邪類水屬陰而有趨下之勢,故溼邪為病,多易傷及人體下部。
定義: 指感受外界溼邪,阻遏人體氣機與清陽,以頭身困重、肢體倦怠、關節痠痛重著等為主要表現的證。
證候表現:
①頭昏沉如裹,嗜睡,身體困重,肢體倦怠,或伴惡寒發熱;
②或肢體關節、肌肉痠痛;
④胸悶脘痞,口膩不渴,納呆噁心,腹脹腹痛,大便稀溏,小便渾濁。
⑤婦女可見帶下量多。面色晦垢,舌苔滑膩,脈濡、緩或細。
證候分析:
病因: 溼淫證因外溼侵襲,如淋雨下水、居處潮溼、冒受霧露等而形成,又稱為外溼證。
溼邪致病特性: 溼為陰邪,具有阻遏氣機、損傷陽氣、黏滯纏綿、重濁趨下等致病特點。
①溼邪鬱遏經絡、肌肉、筋骨,阻滯經氣,氣機不暢則見頭身困重,肢體倦怠,肢體關節、肌肉痠痛;
②溼邪阻遏肌表,衛氣失和,則惡寒發熱;
④溼邪阻滯氣機,困遏清陽則見面色晦垢,睏倦嗜睡;
⑤溼困脾胃,氣機不暢,運化失調,則見脘腹痞脹或痛,納呆噁心,大便稀溏;
⑥溼性趨下、重濁,溼侵陰位則見帶下量多,小便渾濁;
⑦感受溼邪則見舌苔滑膩,脈濡、緩或細等。
兼證: 溼邪還可與風、暑、水、痰、毒等邪氣合併為病,形成不同的病性相兼證,如風溼證、暑溼證、水溼證、痰溼證、溼毒證,以及溼遏衛表證、風溼犯頭證等,各自可有不同的證候表現。
辯證要點: 起病較緩而纏綿,以身體困重、酸楚、痞悶、膩濁等為證候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