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主任醫師齊文升介紹,中醫有一句名言叫正氣存內,邪不可幹。正氣充足就不會發生一些疾病包括傳染病?實際上這種理解對了一半,我們說正氣存內,不在於正氣的強或者弱,更講究的是一種平衡,就是機體內在功能正常的一種狀態,才叫正氣存內。也就是說,在中醫看來,正氣的強弱和平衡,中醫更重視平衡。這就帶來一個問題,平常要想讓正氣存內,並不是說吃補藥就管用,當然也不是說吃點去火的藥就能正氣存內,還要講平衡,有火了就要去火,有虛了就要補虛。日常生活當中有些人老吃人蔘、黃芪、蟲草,老吃一些補藥,吃多了容易上火。也有一些人反過來,比如平常就愛喝金銀花、板藍根,把這個作為去火的藥長期服用,最近有吃安宮牛黃丸,這都是一些錯誤的方法。
齊文升認為,免疫力是調出來的,不是補出來的,上火了就需要瀉火,有虛才能補,只有陰陽平衡了才是正氣存內的狀態,陰陽平衡很重要。怎麼保持陰陽平衡?怎麼正氣存內?中醫認為有幾個方面,第一,要順應四時季節的氣候變化,人的起居和生活要與四季相適應,要適當地進行有氧運動,要保障充足的睡眠,及時增減衣服;第二,要調節情緒,因為精神狀況的波動和變化會影響免疫力,我們平時要保持一個心態平衡,避免焦慮、緊張等負面情緒的影響,這個也很重要;第三,要節制飲食,不是說要多吃什麼、少吃什麼,飲食要均衡,不能偏食,尤其在夏季或者冬季或者在感冒的時候要注意飲食的清淡、營養;第四,可以適當做一些藥物調理。如果經過上述生活起居的調理,還有不適的感覺,比如上火,大便乾燥或者粘滯不通暢,也有睡眠不好,平常沒有精神,可以通過中藥進行調理。
另外,在疾病的預防上,中醫在傳染病的預防上重視內因,傳染病的發生有三個要素:一是傳染源、二是傳播途徑、三是易感人群。中醫著眼在易感人群,在調人的體質,重視內因,也就是說,身體內陰陽平衡了,正氣存內了,就不易感染這些傳染病了。怎麼調理呢?要從起居、生活、飲食、情緒等等各方面進行調節,如果這些還達不到目標,可以適當的吃一些中藥進行調理。(資料來源:國家衛生健康委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