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後,萬物復甦、永珍更新,人體腸胃到了最活躍的時候。同時,生機勃勃下,自然界各種“邪氣”也在悄然滋生,故中醫有“百草回生、百病易發”“凡脾腎不足及虛弱失調之人,多有積聚之病”的說法。脾胃作為人體的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如果不在此時注重保養,就會影響全身健康。因此,中醫提倡的初春養脾胃,是很好的養生之道。
脾胃失和,寒證、慢性症狀最多
怎麼養脾胃?得從脾胃功能和致病原因說起。中醫學觀點認為,脾和胃五行屬土,同居中焦,位於人體中央,在自然界中土為萬物之母,脾胃也是人體的“母”,是人體的“後天之本”,人體的生命活動和健康維繫均有賴於脾胃功能正常。胃為水穀之海,被稱為“太倉”,負責受納水谷(飲食),並向下傳導給大小腸。而脾主運化,也就是說脾具有將水谷轉化為精微物質,並將精微物質傳輸至全身的功能。因此,只有脾胃生理功能正常,人體的消化吸收功能才能健全,為化生精、氣、血、津液等提供足夠養料,使臟腑、經絡、四肢百骸及筋肉皮毛等組織得到充分營養。反之,若脾胃生理功能減退,則人體消化吸收機能隨之失常,繼而出現腹脹、食慾不振,甚至是倦怠、乏力、消瘦等氣血衰弱的病變。
可現代人由於壓力大、飲食不規律、經常熬夜、貪涼等因素,導致脾胃“千瘡百孔”,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寒證較多:這與愛吃冷飲、夏季長時間吹空調有關;二是慢性症狀較多:人們經濟條件好了,生活方式追求安逸,動得少了,胃脹腹痛、排便不通暢、泛酸等慢性胃炎症狀較為普遍。
藥食兩用的中成藥,調理有優勢
《明醫指掌》記載:“脾不和,則食不化;胃不和,則不思食,脾胃不和則不思而且不化”。可見,“脾胃不和”的主要表現是不思飲食,食而不易消化,症狀包括或吐、或瀉、或脹滿、或噯氣、或噁心、或便秘等。臨床上,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胃食管反流病、胃或十二指腸潰瘍等疾病都會引起脾胃不和。針對慢性胃炎等脾胃病,中醫治療方法辨證分為以下幾種:脾胃溼熱證者要清熱化溼、脾胃氣虛證者要益氣健脾、脾胃虛寒證者要溫中健脾、胃陰不足證者要養陰益胃、胃絡瘀阻證者要活血化瘀。
調理腸胃的藥物中,中成藥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中醫最講究配方科學、配伍合理,中藥製劑摩羅丹的組方由百合、茯苓、白朮、玄參、烏藥、澤瀉、麥冬、當歸、茵陳、白芍、石斛、九節菖蒲、川芎、三七、地榆、延胡索、蒲黃、雞內金18味中藥材組成,其中13味藥材均在衛健委公佈的藥食兩用目錄中,有悠久的藥用、食用歷史,能和胃降逆、通絡定痛、健脾消脹。
方中,百合、石斛滋補胃陰,麥冬、玄參滋陰清熱,可共奏滋陰清熱之功。茯苓、白朮健脾益氣除溼;當歸、川芎補血活血;蒲黃活血化瘀;三七止血、活血;雞內金可增加胃液分泌、促進胃排空;烏藥溫中行氣;白芍緩急止痛;地榆涼血止血;澤瀉利水滲溼;茵陳清熱利溼;菖蒲利溼醒脾。同時,摩羅丹還具有修護胃黏膜的作用。對於多種胃部疾病,及長期反覆發作的老胃病患者,中成藥不失為一種好選擇。
春養脾胃,四個關鍵詞
脾胃不好的人群應注意:吃飯規律不過飽,吃飯時細嚼慢嚥;多選擇蒸、煮、燜等易嚼易消化的烹調方法,少吃油炸、爆炒的食物。此外,記住以下四個養胃關鍵詞。
晨起排便。經過一夜的消化吸收,前一天吃進去的食物都已變成糞便儲存在體內,起床所產生的“起立反射”,能增加結腸蠕動,產生便意。晨起後,若能按時吃上早餐,因食物擠壓作用而產生的胃結腸反射,也能加速排便。因此,晨起或早飯後按時排便,是清除身體毒素、讓脾胃更健康的最佳方式。
按足三里。足三里(位於小腿上,當腿彎曲時,膝關節外側有一塊高出面板的小骨頭,從這個地方往下四橫指處即是)是健脾養胃一大保健穴,善調脾胃虛寒證。每天晚上睡覺前,可按摩3~5分鐘。
少酸增甘。春季為肝氣旺之時,肝氣旺會影響到脾,所以春季易出現脾胃虛弱之症。多吃酸味食物會使肝陽偏亢而克脾胃(中醫認為肝屬木,脾胃屬土,木旺則克土),故春季飲食最好少食酸辣,偏甜較為合適,推薦山藥、百合、木耳等。
喝陳皮茶。陳皮性溫,歸肺、脾經,每日取適量泡著喝,既不生冷,也不燥熱,可作為健脾養胃的代茶飲。需要注意的是,陳皮茶不宜空腹喝,有實熱者不宜喝。另外,山藥是中醫常用的養脾胃食物,晚上還可搭配喝點山藥粥暖胃。具體做法:取適量山藥、粳米一同煮粥,溫食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