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1. 睡好覺是養生第一要素。

睡好覺的最佳時間應該是晚22:00到早4:00。這段時間相當於一天的“冬季”。冬季不藏,春夏不長;夜裡不睡,白天崩潰。

2. 正確的觀念遠比藥物和手術,更能幫助患者遠離疾病。

有了正確的觀念,就會有正確的決定、會有正確的行為。正確的行為和理念,才是預防健康問題發生的根本。

3. 人所具有的一切智慧,難以從書本里學來。

要從自己的真誠心、清淨心,從定中生出來的。

4. 人是一切生物中構造最完美的,健康的身體是人生來就具足的。

人的健康狀況的調節,最終都要靠人體本身所具有的調節、修復系統來完成;所有的外部因素,都只能起輔助作用。

5. 人的健康離不開四大要素。

旺盛的氣血;暢通的經絡;健康的臟腑;充足的精氣神。

6. 超過人體吸收限度的飲食,不僅不會增加血氣,還會成為垃圾負擔。

五臟六腑是一個氣血能量加工廠,食物是原材料。加工的能力是有限的,所以食物數量必須控制;否則不僅會導致工廠罷工,還得靠消耗氣血來疏通清理。

7. 適度運動可以促進人的氣血執行,但一旦過度,消耗必然大於受益。

人體的氣血迴圈、生命運動,都要依靠能量;而能量增加要靠鬆靜來達到。

8. 對於有宿疾的人來說,只有氣血充足、經絡暢通了,病情才會顯現出來,這就叫做氣衝病灶。

很多練習功夫養生的人,達到一定水準後,都會出現排病反應。

這種時候,要把它們當成正常的生理現象,心裡要安定,心定則氣順,氣順則血暢;功夫養生的練習也不能停止,這樣才能快速積累能量,解決病灶,度過這個時期。

9. 人違背了養生法則,雖不一定會立即得病;但習慣形成後,得病機會就會大大增加。

這就和交通規則一樣,你違背了交通規則,不一定每次會出事故,但有多危險,你應該心知肚明。

10. 多嗔傷肝,多淫傷腎,多食又傷脾胃。

憂思傷脾,憤怒傷肝,勞慮傷神。

11. 中醫的最高境界是養生,養生的最高境界是養心。

就養生而言,下士養身,中士養氣,上士養心。

12. 大病初癒,切忌泡澡,切忌出大汗,切忌情緒過於激烈。

泡澡、出大汗耗損元氣,情緒過激傷及臟腑。人在身體虛、元氣弱的時候,最容易被這些損耗傷到根本。

13. 人生最忌諱“亂”字。心亂,對外紊亂事情,對內打擾血氣。

惱怒恐怖喜憂昏疑等,都是亂,是“多病、短壽”的根源之一。不但養病時不應心亂,即平居時也應該注意。

14. 入睡時,如有思來想去,不能安眠,不要在枕上轉側思慮,此最耗神。

可以採用練習打坐或睡功、聆聽能量音訊等方式,促進自己心神安寧,提升睡眠品質。

15. 午時(11:00-13:00)屬心。

此時可散步休閒,或閉目養神,或打個瞌睡,讓自己能短暫地休憩15分鐘作用,那麼一個人的心氣就會強。

16. 人生一切事業,皆以精神為根本。

功名看器宇,事業靠精神。一個人的“精氣神”是否充足,精力是否充沛,決定著他的事業或工作能否做好、做大。一個體虛多病的人,往往很難成事。

17. 環境對養生極為重要。

為什麼人在空氣清新的深山老林裡,會把痼疾養好?

因為深山老林中的精微物質多、能量充沛,通過人在放鬆情況下的呼吸,就能把它吸收到人體內部,從而滋潤孕養五臟六腑,使人重新煥發活力。

18. 健康問題出現,大都由於內在虛弱,被外邪乘機而入。

正氣存內,邪不可幹;邪之所湊,其氣必虛。很多健康問題的出現,都是由於一個人內在元氣、精神等消耗過大,一旦外界有了風吹草動,身體難以承受,從而就被病邪入侵。

如果身體能及時清理病邪,就會出現一些小的健康問題;如果不能及時清除,病邪長期累積,就會有大問題。

19. 一個人有病,卻還不以為有病,這往往就是他最大的病。

一個人最難的就是覺察自身,這不僅需要勇氣,也需要智慧。有些人沒有智慧,難以發現自身問題;有些人沒有勇氣,發現了問題卻不願正視。真正願意及時正視並解決問題的人,有多少呢?

20. 不要天天想著吃什麼滋陰,吃什麼壯陽。

記住了,站樁就可以生陽,靜坐就可以生陰。陰為陽之母,陽為陰之用。

總妄想吃某某動物,來補益自己,只能像藥王孫思邈所說:殺生養生,距離“生”更遠了。

21. 靜坐是息心法,心息則神安,神安則氣足,氣足則血暢。

學會通過打坐等方法來養生,是非常重要的。靜坐可以平息妄念、收攝心神、調節氣息,從而讓身體內在活力得到開放和釋放。

這種狀態下,不僅能消除一些宿疾隱患,還能彌足身體的功能不足,增強身體的健康狀態。

22.欲得養生,腹中常空。

很多人遇到好吃的,就喜歡放縱食慾、暴飲暴食,恨不得一次就吃滿足;但結果往往是肚裡吃撐、口裡無味。甚至漸漸對美食失去鑑賞能力,只會不停往肚子裡塞。不僅不利於養生,甚至逐漸人生樂趣也喪失了大半。

想要養生健康,吃飯常吃七分飽。正所謂:勢不可去盡,話不可說盡,福不可享盡,規則不可行盡。凡事太盡,緣分勢必早盡。

23. 人常能靜,天地悉皆歸。

人在鬆靜的狀態下,慢慢就能體會到人和天地精微之氣的交換。

當你能真正靜下來,練習站樁、打坐等養生方法,就會發現人體就好比一個小天地,無時無刻不在和外界發生著交流。

24. 五情能夠致病,五志亦能解病。

人的情緒,和疾病的關係非常密切。無論是現代醫學,還是傳統文化中,很多疾病就是因人的情志而起,所以學會調整情緒、心志非常重要。

而有了健康問題後,你的情緒對於疾病的走向也有很多影響。經常可以看到有些人被誤診之後,自己嚇自己,沒病反而嚇出一身病;結果得知被誤診後,心情豁然開朗,一下子又身心通暢了。

25. 當人們掌握了健康的理念和方法之後,會真正享受到那種完全不用擔心疾病的自信。

這種感覺真好,願我們都能擁有這份自信。

最新評論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如何成為一個健康又長壽的老年人?醫生:做好5件事,你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