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關於骨質疏鬆,你了解多少?

世界衛生組織將骨質疏鬆定義為:一種以骨量低下、骨微觀結構破壞,導致骨脆性增加,易發生骨折為特徵的全身性骨病。

2001年,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提出骨質疏鬆症是以骨強度下降、骨折風險增加為特徵的骨骼系統疾病。強度反映骨骼的2個指標,即骨密度和骨品質。

(1)骨量減少:主要表現為骨骼中骨基質和骨無機鹽按比例減少,致使骨的脆性增加,易發生骨折。由於骨基質在鈣、磷等無機鹽之間起支援和連結作用,所以如果骨基質減少,則無機物質之間的間隙就增大,表現為骨質疏鬆症。隨著骨質疏鬆症的進展,骨骼中鈣、磷等無機鹽也會不斷丟失及減少,從而造成骨骼中骨基質和無機鹽都減少的現象。

(2)骨微結構改變:由於骨吸收增加和骨形成障礙等原因,使骨組織出現骨小樑結構破壞、變細和斷裂等狀態,使骨組織結構改變。

(3)骨的脆性增高、骨力學強度下降、骨折危險性增加,對載荷承受力降低而易於發生微細骨折或完全骨折。可悄然發生胸椎、腰椎壓縮性骨折,或在不大的外力下發生手腕部、髖骨及肩部骨折。

骨質疏鬆症在全球常見疾病中排第7位,醫學界將骨質疏鬆症與高血壓、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並列為“21世紀人類最危險的殺手之一”。

臨床上我們又將骨質疏鬆分為以下2種類型:原發性和繼發性。

一、原發性骨質疏鬆症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必然發生的一種生理性退行性病變。原發性骨質疏鬆症又分為3種類型:

1型為絕經後骨質疏鬆症,多發生於絕經後5~10年的婦女;

2型為老年性骨質疏鬆症,多見於70歲以上的老年人;

3型為特發性骨質疏鬆症(包括青少年型)。

二、繼發性骨質疏鬆症是由影響骨代謝的疾病或藥物等因素導致的骨質疏鬆症。

①內分泌疾病:如甲狀腺功能亢進或甲狀腺功能減退、甲狀旁腺功能亢進及糖尿病等。

②血液病:如骨髓瘤、白血病及貧血(地中海貧血等)。

④慢性疾病:腎病及肝腎功能不全等。

⑤營養性因素:如維生素D和維生素A缺乏及蛋白質攝入不足等。

⑥先天性因素:如成骨不全。

⑦失用性因素:如長期臥床、肢體石膏固定及癱瘓等。

該如何防治骨質疏鬆呢?吃鈣片補鈣,是越多越好嗎?

骨質疏鬆症患者需要補充鈣,以彌補每日的丟失量,但絕不是補得越多越好。人體每日需要的鈣為1~1.5克,主要從食物中攝取。

楊護士建議骨質疏鬆症患者補鈣要遵循“補充不足、略有超出”的原則,不能無限制地補鈣。過多補鈣必然使體內鈣水平明顯增加,醫學上稱為“多鈣症”。多鈣症可以表現為體力下降、容易疲勞,出現噁心、嘔吐、腹瀉、頭痛,甚至昏睡。嚴重的,長時間患多鈣症的患者,可出現體內重要器官組織鈣化,使其功能明顯受損。例如腎鈣化時,可以表現為口渴、多尿、蛋白尿,甚至出現腎及泌尿系統結石。當心髒鈣化時,則可出現高血壓及冠心病等。因此,過度地補鈣對身體是十分有害的。

防治骨質疏鬆、緩解腰背痠痛,要從實際出發,生活中做好這2件事:

第一件事:多晒太陽,補充維生素D

維生素D的存在和參與是鈣吸收的前提和必要條件,離開維生素D的參與,人體不可能有效地完成鈣吸收過程。在維生素D的作用下,鈣才能在腸道內被有效地攝入,才能完成正常的代謝過程。形象地講,維生素D就像一把開啟體內鈣吸收之門的鑰匙,沒有維生素D,鈣吸收就不能完成。

而維生素D的獲取方式最簡單的就是通過晒太陽!

第二件事:堅持鍛鍊,科學運動

積極鍛鍊身體,適當增加身體的活動量,促進骨組織的血液迴圈,以利於骨組織的生長和發育。鍛鍊身體時,要有意識地增加作用在骨骼上的負荷,也就是說,要通過運動和鍛鍊使骨骼受力,以增加對骨骼的刺激,這樣有利於骨小樑的發育和骨量的增加。研究表明,絕經

前後的婦女,如果每日堅持做上下跳躍,1年後骨密度可明顯增加,骨質疏鬆的程度可以明顯緩解。人體在做跳躍運動時,加速了全身骨組織的血液迴圈。同時,跳躍時身體重量對骨骼的衝擊也促進了骨的形成過程,故對於預防骨質疏鬆症極為有益。#健康科普排位賽##守護面板防禦病襲#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孩子發燒了該怎麼護理?90%的媽媽都做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