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性味】昧微辛,性平,歸於肝、肺、腎經。

【功效】行氣散結,破血逐瘀。

【藥論】根據宋《開寶本草》的記載,過去有人患癥瘕,死前遺言,令開腹病。結果得到一病塊,堅硬如石,還有五色紋理。有人說這是異物,就將其削製成刀柄。後來因為用此刀割“三稜”草,結果那石刀柄就消化成水了。於是就知道中藥三樓可以治癥瘕。

諸書多言三稜味苦,其實其味只是略顯淡淡的辛味。究其化學成分,主含澱粉和揮發油,可知其淡淡之味來源於澱粉,而微辛之味即來自於揮發油,但由於土生金,所以辛味稍微勝出。大概是三稜善攻破氣的緣故,所以大多數的人都想當然地認為它理應味苦而善於開破吧。這很明顯是不尊重科學事實的表現。

李時珍說: “三稜的葉、莖、花、果實均有三稜,並與香附的苗葉、花實一樣,但稍長而大。”就藥物的形態而言,三稜與香附確實相似,所以它們的藥用功效也有i一定的相似之處。香附最善行氣解鬱,三稜也不例外。並且,三梭能自達血分,除行氣之外,更更破血逐瘀。問題是,三稜是怎麼進入血分的呢?

根據三稜的形態,我們很容易就知道它的象數是三,五行屬木,歸於肝經。肝主藏血與疏洩,所以三稜就能通過歸於肝經併發生藥理作用而達到行血逐瘀的。又其味淡而微辛,兼且色白,故又善走氣分,為血中行氣之品。李時珍謂三稜有下乳的作用,那都是它善於疏肝行氣兼破血的結果。同樣的道理,香附之象數亦是三,自然最善於入肝而行氣解鬱,同樣也能入於血分,只是其氣芳香而偏走陽分氣道,故其功效偏於氣病諸證而已。

三稜與莪術,皆氣味平平,又不溫通卻更善於通,其藥理不能從氣味中窺測,卻能從形態中推知。按莪術的質地比較堅硬,而其肉質之中尚有絲絲細筋透出,且其質更顯堅韌。試問,此細筋尚且通透於此堅質之內,難道它就不能通透於瘀血食積、堅聚痞塊之中嗎?兼其味苦攻破,合則能消堅開瘀於綿綿之間。由於三稜的質地不及莪術的堅硬,兼且其味辛色白是偏於陽性的表現,所以消堅破積不及莪術,轉而善於行氣散結。所以它們就經常相須為用,雖堅如鐵石者亦能徐徐消除。由於癌症也屬於堅硬塊包一類,所以它們對癌症也是善於開破。其實我們體內都有原癌細胞,但它們分散各處而難成氣候。三稜與莪術同用,就會將聚集在一起的癌細胞打散,然後我們就可以採取扶正以祛邪的原則來處理。並且三稜與莪術性近和平而毫無毒性,實在是難得的良藥啊!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愛放屁的人比不愛放屁的人,誰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