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穀雨過後,立夏之前,正值春夏之交,冷暖空氣交匯,天氣複雜多變,大起大落。這段時間,越來越多的人時常感覺疲勞、睏倦、口中寡淡、食不知味,甚至失眠、心情煩悶。

這是為什麼呢?其實,這些都與春夏交替有關,每到節氣相交,陰陽的升降變化就會影響到人體;尤其是到了大的季節變換,如春夏秋冬的交替,寒熱相搏,造成陰陽升降的劇烈變化,對人體的影響更甚!

寒熱相博、陰陽升降如何影響人體?

肝木太過,克伐脾土

入夏前夕,萬物升發之氣越來越旺,在五行相剋之中,春季屬木,肝主木,此時,肝木之氣過旺,必定會出現肝克脾土的現象,因此大家容易出現中焦(脾胃)虛弱的表現。

脾主四肢肌肉,又主輸送水谷精微至全身,當脾胃功能失職,四肢百骸就會失去濡養,因此出現身體疲勞。脾主升清,輸送精微至腦竅,當脾胃失司不能運化時,腦竅失養,就會出現時時睏倦,哈欠連天。

陽氣外發,心火亢盛

春夏交替時節,肝木旺盛,從五行相生來看,肝木生心火,這個時候,心火、心陽也隨著上升。

《素問》提出「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心藏神,主神志,心神正常,則神清氣爽,臟腑陰陽協調,全身安泰;如果心火、心陽過於亢盛,則會出現心煩意亂,胸中煩燥不爽。心火、心陽過於亢盛,「陽盛則陰病」,心陰受到抑制,心陰不足,失於涼潤寧靜,可致血行加速,精神虛性亢奮,出現失眠症狀。

穀雨綿綿,外溼困脾

穀雨時節前後,雨水增多,農作物在這個時候得到雨水滋潤,然而這種天氣對於這些人卻是個挑戰:久居溼地者、體型偏胖者以及平素脾胃虛弱者。陰雨天氣,空氣中溼氣加重,外溼陡然增加,內外夾溼,脾胃功能更加容易發生障礙。

脾開竅於口,是指人的食慾、口味與脾氣得運化功能相關。脾的經脈「連舌本,散舌下」,舌又主司味覺,因此誠如《靈樞·脈度》所說「脾氣通於口,脾和則能知五穀」。脾氣健旺,則食慾旺盛,口味正常;若脾失健運,溼濁內生,則見食慾不振,口味異常,出現口淡乏味,口膩,甚至口甜等。

做好這幾件事,調和臟腑,遠離「換季病」

根據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知道這段時間出現的心煩口淡、疲勞困倦等與肝木太過、心火亢盛、溼濁內滯有著密切關係,因此,這個四月之春,養生應當以梳理肝氣、清瀉心火、健運脾氣為重,護好心、肝、脾這三個臟腑,打好健康基礎,才能迎來一個健康的夏季。

❀ 梳理肝氣,降火養肝

▐ 十指梳頭;《靈樞.經脈》指出:「肝足厥陰之脈........經咽喉上聯目系,上行出於額部,與督脈交於顛頂。」每日十指梳頭,以指頭按摩額極顛頂,能很好幫助肝經疏通,消除肝之過火之氣,減少因肝木過旺對脾土的剋制,使得脾臟正常工作。

▐ 多食用綠色食物;肝主青色,青色入肝經,可見肝喜青喜綠。食用綠色的時令果蔬能益肝氣,防範肝疾。所謂「藥食雙補」,可多食用應季的黃瓜、毛豆、菠菜、竹筍、香椿、萵筍、芹菜、韭菜等等,防止肝氣、肝火太旺,剋制脾土。

❀ 清瀉心火,平衡陰陽

保持心情愉悅,《素問》指出「心在髒為心,在志為喜,喜則氣和志達,營衛同理。」喜樂愉悅的情緒有益於心臟功能協調,但不可過度,喜樂過度則可能使心神受傷。

稍食用帶苦味的食物,苦味能幫助清心火,養心陰,可食用如苦瓜、百合、蓮子心等藥食兩用之品。

❀ 健運脾氣,培補正氣

▐ 健脾理氣;脾氣得健,升清適宜,則全身舒展,可以選擇八段錦、踏青、慢跑這類的緩慢的、以升為主的運動,帶動全身清氣上行,舒展四肢;還可以選擇穀雨炎「闊步閒庭」,但切記遵循「懶散形骸,勿大汗,以養髒氣」的原則,以微微汗出即可,以免耗散正氣。

▐ 省酸增甘以養脾;宜少食山楂、檸檬、烏梅等酸味食物,酸味入肝,此時肝氣已升發至頂峰,過食用酸容易助長肝氣,使肝氣過盛,肝陽更旺,更加剋制脾土,導致脾虛。此時可適時多食甘味食物;甘味入脾,而「脾胃為後天之本」,食用紫薯,南瓜、蓮子、糯米、山藥、薏米、扁豆、麥芽糖等甘甜之物,可達到補益脾氣,補氣血得功效。

脾氣旺才可以防止肝氣過盛、過旺,《內經》有言「味過於酸,肝氣以津,脾氣乃絕」,意思就是五味不可太過,各類食物都不可過食。如果已經有脾虛溼困的症狀,則可以稍加多食用健脾祛溼之物如鯽魚、山藥、扁豆、薏苡仁等藥食兩用品。

▐ 飲食清淡,守住脾氣;忌過食油膩、刺激、生冷食物,以保護脾胃。《內經》指出:「味淡補氣,味濃耗氣」,大量食用油膩、刺激食品加重胃腸負擔,耗傷脾氣;而過食生冷寒涼,容易導致脾陽受損,不能運化水溼,導致內溼停滯。因此宜清淡、易消化,才能養好脾胃,守住脾氣。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晨起有以下幾個症狀,說明你處於亞健康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