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對於做過手術、不能採取自然膳食的病人而言,如何為自己補充營養?現在,醫學界在重新認識腸道的基礎上,提出:“在腸道功能允許時,首選腸內營養。”其實,即便對於健康人,在很多時候,由於牙齦發炎、感冒發燒、食慾下降等造成進食不足時,均可採用腸內營養作為補充,待症狀消失後再恢復正常膳食。臨床營養界進一步提出:“讓腸內營養走進家庭。”

那麼,什麼是腸內營養呢?術後患者如何進行營養治療呢?

認識“腸道”的功能

你對自己的腸道了解多少?也許你僅僅把腸道看做單純的消化吸收臟器,其實,腸道還是人體內最大的免疫器官,更是一個巨大的細菌庫。有研究表明,腸道內的細菌數是一個巨大的天文數字。

如果將人體小腸黏膜平鋪開,其面積可達到約10平方米。在正常情況下,如此大的面積,使營養素的吸收更為完全。然而,在嚴重應激的狀態下,如嚴重的創傷、大面積燒傷、多發性骨折、急性胰腺炎、大手術等,以及長期使用腸外營養而不新增腸道黏膜所需要的營養素,均可造成胃腸道黏膜的損害。在10餘平方米的腸黏膜中,某些部分會出現“漏口”,造成胃腸道內原本有益的細菌經此漏口溢位,成為體內巨大的難以控制的感染灶,導致嚴重的腸源性感染。患者可能出現高熱、膿毒血癥,使用大劑量抗生素效果不明顯,臨床預後很差。

許多研究表明,很大一部分的腸黏膜損害源於營養支援途徑不正確。特別是長期使用腸外營養,造成胃腸道黏膜必需的營養物質(如谷氨醯胺等)的缺乏。與此同時,胃腸道長期處於“休眠”狀態,腸黏膜絨毛會出現廢用性萎縮。這些均是造成腸道細菌移位的重要因素。因此,醫學界在重新認識腸道的基礎上提出:“在腸道功能允許時,首選腸內營養。”

何謂“腸內營養”?

腸內營養指的是將膳食中的營養素“提取”出來,按照人體的營養需要量標準,重新“合成”易於被胃腸道消化和吸收的腸內營養製劑,並通過口服或管飼,將腸內營養液通過胃腸道吸收入人體。它可以為不能攝取自然膳食的病人提供營養,還可給予胃腸道適當的“刺激”,避免因胃腸道長期廢用而導致萎縮。此外,對於患有糖尿病、呼吸系統疾病、肝臟疾病等的患者,還可選擇特殊配方的腸內營養液,在提供營養的同時,還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

對於胃腸功能不允許而不得不使用腸外(靜脈)營養的病人,應注意在胃腸道功能好轉後,適當給予腸內營養液,並爭取早日過渡到完全的胃腸內營養。

對於手術後的病人而言,究竟需要多少營養呢?可參見下面資料。

能量:需要量約為25~35千卡/千克,其作用在於節省蛋白質,減少組織消耗;

蛋白質:需要量約為1.0~1.2克/千克。由於術後患者蛋白質消耗很多,相當於常人的2倍,故需補充足夠的蛋白質,以促進傷口癒合,避免休克,控制水腫,促進骨骼的癒合,增強抵抗力,維持脂質正常代謝,保護肝臟。

液體量:以丟失量確定補充量。主要丟失包括:面板蒸發1000~1500毫升,尿液1000~1500毫升,各種引流、發熱等消耗,以上共計約2000~2500毫升。補充液體的目的在於避免因嘔吐、出血、滲出、多尿、發熱、出汗、引流和代謝增加所致脫水的發生。靜脈輸液和經口飲水都可補充液體,維持水及電解質平衡。

礦物質:以丟失量確定補充量。組織分解造成鉀和磷的損失,體液流失伴隨鈉和氯的丟失,出血和鐵吸收差導致缺鐵性貧血。而鋅是氨基酸代謝和膠原合成的元素,能夠促進術後傷口的癒合。

維生素:維生素C100~300毫克,維生素A、K和維生素B族適量,維生素C參與膠原和血管內皮的形成,與傷口癒合有關;B族維生素是能量和蛋白質代謝的輔助因子;維生素A是上皮組織的營養元;而維生素K參與凝血因子纖維蛋白原的形成。

術後患者如何恢復進食?

非腹部手術對消化道影響較小,限制術後進食的因素主要是麻醉。小手術、不引起或很少引起全身反應者,手術後即可進食。大手術需待2~4日後才可進食。在針刺麻醉或區域性麻醉下施行手術者,如無任何不適或反應,手術後即可隨病人要求而給予飲食。椎管內麻醉在3~4小時後,可進飲食。全身麻醉者,應待麻醉清醒,噁心、嘔吐反應消失後,方可進食。

腹部手術尤其是胃腸道手術後,一般在24~48小時內禁食;第3~4日腸道功能恢復,肛門開始排氣後,開始多次少量流質飲食,逐步增加到全量流質飲食;第5~6日開始進半流質,一般在7~9日可以恢復普通飲食。

不論患者接受的是哪種手術,術後體內都要經過組織分解階段。分解代謝超過合成代謝,能量來源將通過消耗脂肪組織和肌肉而取得。大手術後,特別是估計長期不能進食者,需要通過腸外途徑提供營養,來補充內源效能量的消耗。

外科患者普遍存在營養攝入的困難,這就需要尋找適宜的營養供給方式。

現在常用的營養支援手段有口服膳食或營養液、消化道管飼腸內營養和腸外營養(也稱靜脈營養)三種方式。在臨床上選擇時,應注意口服是最好、最自然,也是最應鼓勵的方式。

即便是存在胃口不佳、厭食的情況,也可適當補充膽鹽、胰酶、維生素和睪酮來促進病人進食。當然,如果病人處於昏迷、不合作或軟弱,並有嚴重的胃納不佳狀況,但是消化功能尚存,可以採取插鼻管,甚至消化道造口插管的方法來提供營養。

胃、十二指腸術後如何進食?

術前:術前2天進流質,做腸道準備。術前12小時禁食,4小時禁水。若病人營養不良,則宜在術前開始腸外營養支援,由此提供足夠的能量、氨基酸對於術後恢復有益。

術後第一階段:需禁食。術前營養不良或術後有併發症的患者,須以非腸道方法供給營養,可以採用胃腸外營養支援作為支援療法。胃部手術後在胃腸道蠕動恢復前不能經口進食,待排氣並有飢餓感後才能恢復進食。

術後第二階段:補充水分,腸道恢復。開始時應讓患者嘗試含冰,或飲水,溫度要合適,令病人感覺舒服。若出現併發嘔吐情形,一旦嘔吐停止,應該補充失去的水分。

術後第三階段:流質食物。病人耐受飲水後,可給予清流質飲食。24~48小時後可嘗試給予充分磨碎的食物,其質地要接近勻漿,能夠通過吸管。這種狀況要維持1~2個月。

術後第四階段:可用低糖、低脂軟食。

術後第五階段:改為固體食物後,病人可先採取少量多餐的原則,平均每天進餐5~6次,大約需要經過半年左右的恢復,才可改成正規飲食。術後患者還要注意補充多種維生素,尤其要給予複方維生素B、鐵和其他礦物質補充劑。

貼心提示

靜脈輸液常用於急性疾病或疾病的急性期,補充人體需要的水分、糖(能量)、鹽、電解質或/和治療用的藥物。不可否認,作為最基本的支援和治療手段,靜脈輸液曾經、正在並將繼續發揮其巨大而獨特的作用。

但是,靜脈輸液稱不上營養支援,更不能替代營養支援。靜脈輸液成分僅為糖、鹽、水分和部分電解質,缺乏人體營養必需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微量元素和膳食纖維等,而這些恰是營養支援的重要內容。對於禁食的病人,如果長期靜脈輸液而不補充營養素,可導致蛋白質熱量營養不良。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睡眠的訣竅,值得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