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的確,中醫沒有甲亢一說,甲亢在中醫學科裡統稱為“癭病”。但是中醫不及西醫的推廣度大,為了方便患者認知,中醫也採用了甲亢這一病名。

那麼中醫到底能不能治療甲亢?又是怎麼治療呢?

事實上,中醫治病,很少有根據病名來開方的,而是根據症狀來開方,這就是中醫區別於西醫的地方,也可以稱之為中醫思維。

我們透過一個具體的病例來了解一下中醫是怎麼認識和治療甲亢的。

有這樣一位甲亢患者,吃西藥兩年,甲功一直在甲亢和甲減之間搖擺,藥物的副作用也慢慢顯現了出來,萬般無奈之下,來找我用中藥調理。

我觀察患者面紅、舌質絳紫,脈數、心煩,是典型的肝膽陽亢的症狀,但是患者同時又經常拉肚子,同時肚子呼嚕嚕的響,這明顯就是脾虛有溼;人還消瘦、常感覺乏力、易疲勞,這是因脾虛日久引起了氣血不足。總之就是寒熱交雜,治療起來去火不能傷脾,補虛不能助陽,非常考驗醫生的醫術和中藥藥理知識。

白芍

開方:

【君藥】白芍、柴胡;

白芍平抑肝陽,斂陰止汗;烏梅澀腸止瀉。同時兼顧患者肝膽陽亢和脾虛久瀉的症狀。

【臣藥】木瓜、沙參、麥冬、石斛、白朮;

木瓜具有酸不收斂收溼邪、溫不燥烈傷陰的長處,既可以止汗,又不會造成溼邪內斂;沙參為涼補之品,補虛而不生熱;麥冬、石斛清養心神,除煩安神;白朮健脾除溼,五藥共用,助君藥加強斂陰止汗、除煩安神、澀腸止瀉的功效,同時又摒除了常用補藥愛上火,涼藥易傷脾的弊端。

【佐使藥】桑葉、蓮子、炒梔子

桑葉入肝經清肝熱;蓮子清心除煩;梔子瀉火除煩,清解鬱悶,炒後又去除了部分涼性,不致於損傷脾胃。

全方共奏疏肝解鬱、平抑肝陽、清心除煩、澀腸止瀉的功效。七劑後患者複診,自述腸鳴腹瀉症狀輕多了,一天一次大便,但還不成型;失眠心煩症狀也有所改善,每天能睡四、五個小時了。

效不更方,繼續用藥七劑,患者自述大便已經沒有問題,心煩失眠的情況也更加好轉,但是還有口乾口臭的情況。

山藥

去澀腸止瀉的烏梅、清心除煩的蓮子,加健脾益氣的山藥、太子參繼續服。同時叮屬患者去檢查甲功,調整甲巰咪唑的用量。因為經過調理,患者肝陽上亢的症狀已明顯減輕,甲亢情況也會隨之有所好轉,需要及時調理用量,以免造成甲減。經過兩個療程的穩定治療,患者已徹底擺脫了對西藥的依賴,甲功恢復正常。

甲巰咪唑片

不難看出,整個治療過程中疏洩與溫補共同進行。因為甲亢是個高消耗的慢性病,在長期的疾病過程中,患者身體被消耗一空,所以虛的情況是存在的,但因為陽亢又不能猛補,就需要用藥性平和的補藥來調理。這也是為什麼中藥調理療程比較久的重要原因。

10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說一說外科發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