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頭痛

頭痛的病因比較複雜,涉及面也很廣。一般表現為患者自覺頭部疼痛為主要表現的一種疾病。西醫認為高血壓、神經緊張、感染、或者頭部受到外傷等均可產生頭痛的表現。

頭痛分類

主要分為外感頭痛和內傷頭痛。

外感頭痛

古話說“傷於風者,上先受之”,所以說頭部是最容易受到風邪的入侵的部位,大家有沒有想過為什麼頭部最容易受到風邪,我個人覺得僅僅是因為其他部位都被衣物所包裹,只有頭部是裸露在外面的。言歸正傳,但是往往風邪都不是單獨入侵,多數都帶著它的“好兄弟們”,寒邪、熱邪、溼邪。最終因為這些邪氣入侵導致了頭痛。

如何來判斷風邪帶的那個“兄弟”

外感頭痛主要表現為發病比較急、甚至會連帶脖子和肩膀不舒服。

風邪帶著寒邪最明顯的表現就是怕冷,反之如果帶著熱邪便會表現為發熱和口渴,小便也比較黃。

大家都知道溼邪粘滯,所以風夾雜溼邪的話一般表現為身體困重,頭部像包裹了一層水汽。

內傷頭痛的分類

內傷頭痛的表現就多為病程緩慢,時好時壞,有些患者附帶頭暈。顧名思義內傷頭痛就一定和內臟功能的失調有一定聯絡,但是不同的臟腑引起的頭痛也是不一樣的。

頭部脹痛,面色發紅,晨起口苦,心情煩躁,脾氣大,甚至失眠多見於肝陽頭痛。

頭暈耳鳴,腰膝痠軟無力一般見於腎虛頭痛。

面無血色,體力勞動後加重多為血虛頭痛。

頭部有明顯外傷,痊癒後遺留頭痛是因為裡面的淤血還沒有排出乾淨。

頭痛的治療

針對一般的頭痛,我們常按照循經取穴原則

1、前額疼痛,前額為陽明經循行位置,所以應選用印堂穴、上星穴、合谷穴、內庭穴等

2、頭頂痛,頭頂為厥陰經循行位置,選用百會穴,內關穴,太沖穴等,另外頭頂痛還可使用上病下治的方法,選用湧泉穴,有些老師認為湧泉穴不能用針,但是各有各有的見解,不必拘泥於此。

3、兩側痛或者偏頭痛,為少陽經循行位置,此類頭痛多見伴有失眠,選用太陽穴、外關穴、俠溪穴、足臨泣等,如若偏頭痛則在對側取穴效果最佳。

4、枕後痛,為太陽經循行部位,選用天柱穴、風池、後溪、申脈、束骨穴等,尤其束骨穴治療這種頭痛屢試不爽。

附加:兩側和枕後頭痛也有可能是頸椎壓迫神經導致,一定要鑑別診斷。

首先我們判斷了頭痛位置之後在就判斷外感頭痛和內傷頭痛,在穴位上在做加減。

風寒和風熱當然就要選用帶風的穴位,例如風池、風府穴。風熱再加一個大椎穴達到瀉熱的效果,大椎穴刺絡拔罐也可以。夾雜著溼邪就要加上除溼的穴位了,例如陰陵泉、承山等。

肝陽引起的頭痛可加太沖穴等。腎虛型可加太溪、命門等,此處需辨別腎陰虛還是陽虛,靈活取穴。

血虛則則選用一些調補氣血的大穴,足三裡、關元等等。外傷就加一些活血化瘀的穴位,可選用人體四大血穴的血海和孔最。

以上僅作為科普,部分內容源自網路,如果對你有幫助非常的高興。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冠心病能治好嗎?怎樣治療效果才會更好?老護士:這3件事要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