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應該說,我的粉絲都很熟悉我的觀點:大幅減少碳水化合物的攝取,增加脂肪、肉類食物的攝取更有利於養生!看到這樣的觀點,相信一定有一些朋友會提出質疑:這似乎與《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提出的碳水化合物佔據熱量的50-60%、脂肪佔據20-30%、蛋白質佔據10-20%不太相符合啊。我無意評價膳食寶塔,但換一個角度分析,也許你會發現膳食寶塔未必正確。

應該說,某種特定的食物一旦被納入人類的食物之後,存在的時間越久,我們的基因對它的適應性越好,我們對這種食物就越適應,這應該是一個公理,真的無需再做驗證!反之,假如這種食物是全新的,我們的基因同樣有可能需要時間去適應,那麼它就可能對我們的身體造成傷害。

正是基於此觀點,上世紀80年代,英國流行病學家羅斯提出了他的預防慢性疾病的構想:從遺傳學的角度,按照我們基因的適應性去選擇食物。這一構想無疑是解決現代疾病的一個好的思路。

循著這樣一個思路,我們發現人類基因穩定性的形成已有250萬年的時間。在這漫長的時間長河之中,我們的祖先99.5%的時間過著狩獵和採集的生活,農業時代僅僅佔據0.5%的時間,換句話說,人類99.5%的時間攝取的食物種類應該更加具有基因適應性。但是,那個時代畢竟過於久遠,也缺乏文字記錄,但透過人類學家和營養學家的共同努力,還是對那個時代的飲食模式有一個初步的瞭解。

2000年的時候,美國和澳大利亞學者針對229個狩獵-採集群體的飲食狀況發表了一個分析報告。從這個報告中我們對原始人的飲食有了一些瞭解。看看他們的報告內容:

其一,大量的肉食是切實可行的。在這229個原始群體之中,有20%幾乎完全依靠狩獵和捕魚維持生存。超過85%的熱量來自於肉類和魚類,有的甚至達到100%。假如不是為了換換口味,在沒有水果、蔬菜和穀類食物的食譜的情況下,也活得很健康,沒有出現冠心病、糖尿病等現代文明病!從整體平均水平看,卡路里的來源2/3為肉食,1/3為植物,沒有一個符合膳食指南的標準;

其二,高脂肪的飲食比例也可以獲得健康的身體。在這些部落中,脂肪的攝取佔了相當大的比例,有些群體甚至高達80%以上。在他們的飲食之中,他們習慣於食用捕捉到的最肥的動物,優先食用這些動物身上最肥的部分,包括內臟、舌頭、骨髓,他們更加喜愛食用動物中肥的部分(肥肉),這樣的高脂肪的比例在處於現代社會的人看來似乎高得可怕;

其三,碳水化合物的比例遠遠達不到膳食寶塔標準。這些原始部落的人們碳水化合物的攝取都非常低,平均佔據能量的22-40%。這些碳水化合物相對於我們喜愛的麵粉和澱粉來說,糖分含量相對較低,有更多的膳食纖維,提升血糖的速度也非常低。可以肯定的是,他們不吃“有益健康的”富含糖類易消化的澱粉類食物:玉米、土豆、大米、小麥和豆類。

看到這裡,相信大家有一個初步的印象:原始人是不會攝取高糖類的食物或者人工製造的食物的。然而,在我們現代人典型的飲食之中,超過60%的卡路里來自於現代食品:精緻的米麵、奶製品、甜飲料、植物油、調味品、砂糖等等。與200多萬年的人類進化史相比,我們的基因也許還沒有進化到安全地吃這些食物的時候,更加談不上吃多少的問題了。

8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CRISPR/Cas9系統敲低乳酸脫氫酶可緩解I型高草酸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