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是我的第三個兒子,2月6號剛滿一歲…前天他發燒了……
2月22號下午,我摸著他身上有點燙,和他兩個哥哥一比腦門兒溫度,幾乎確定無疑,發燒了。溫度計一測37.3度,這個溫度讓人糾結!
由於是疫情期間,再加上老三2月13號剛打完疫苗,那天一共是打了四針疫苗。於是我和周先生決定帶孩子還是去醫院。
天快黑了,我倆騎著腳踏車,老周帶著孩子出發了,我騎車跟在後面,趕巧,那天我家最近的兒科診所是休息日,在朋友的推薦下,去了離我們有2公里左右的箕面市立醫院,我住在緑丘,大概20分鐘左右到了醫院。
這個醫院裡常規科室裡沒有兒科,但是急診裡有兒科,一頓日語,中文,英語的混合交流後,一個醫生親自帶著我們去了急診,並安排好大夫,才離去。
這裡的兒科,有點像國內幼兒園的裝扮,椅子都是黃色的,綠色的軟皮兒童座椅,公共區域有圖書,有玩具,醫生護士穿的衣服粉色的,非常柔和。各種裝飾都很可愛。
由於孩子是第一次到醫院,先給了護士孩子的醫療證,保險證,在留卡。工作人員告知我,他們醫院需要影印,登陸,需要我的同意!第二步填寫問診單,在日本打疫苗也是同樣填寫問診單,孩子的體重啊,年齡,性別等,有無過敏藥物和食物,家裡人有無遺傳和傳染病之類等等,非常詳細。第三步等護士喊您進去看醫生。
急診里人不多,很快就進去了,大夫很年輕,開始我有些擔憂,不過一想到,日本學醫的人幾乎都是學霸型別,很多年才能進入工作崗位,又安心了一些。醫生是全副武裝,口罩,護目鏡,工作服一樣不差,還有醫用手套。在給孩子聽呼吸的時候,孩子的口水淌了大夫一手,橡根線似的掛在了手面上。還好大夫帶著手套,不過我還是覺得挺不好意思的!大夫旁邊一個護士輔助工作,還逗著孩子避免孩子哭鬧。我們用翻譯器進行了一頓還算流暢的溝通,不過偶爾翻譯器也會鬧一下脾氣,翻譯不準確!排除了發燒和疫苗無關,因為打疫苗的日子很遠很遠了,翻譯器說孩子的呼吸聽起來也很美麗,看了看嗓子,說有點紅,最大的可能就是感冒了,大夫說大概會燒3天左右。
接著就打發我們回去,並告知注意物理降溫,給孩子多喝水。就這樣結束了,就這樣就要回去了,我覺得好像少了點什麼。
我給大夫說萬一高熱怎麼辦,大夫說只有栓劑,孩子pp使用,給開了3個。沒有口服的藥物!並詳細告知了栓劑怎麼使用,還有使用條件,並不是38.5以上就使用,如果孩子在38.5度以上,情緒很好不必使用,如果哭鬧夜裡不睡覺還高熱,才可以使用,很詳細的交代!拿完藥我家周先生去付錢,一共是500日元,在日本看病,孩子只收問診費,一個月500日元封頂,多了,拿著收費單去區役所可以退回來。拿完藥,在周先生去去繳費的空擋,護士這邊來到我面前用翻譯器打出了:您多保重!並鞠躬表示感謝。還問需要不需要給您叫個計程車,周先生告訴她,我們騎了腳踏車來的。
今天上午由於工作上的事情我出去了,孩子還是有些燒,周先生帶著孩子本來說去我家就近的私人兒科診所再複查一下,可是診所休息,在日本私人診所和公立醫院是一樣的,共同納入醫保體系。孩子看病也是五百日元,醫生要是開藥,拿著藥方子去藥局領藥就可以了,由於小兒子從出生就有溼疹,去藥局拿過幾次藥,印象最深的就是:他們還讓我選個自己喜歡的用藥記錄的本子,綠色黃色咖色,我選了個綠色。
我晚上回來,周先生說下午又去了另外一家兒科醫院,離家近一些,大夫看起來快有100歲的樣子,說話聲音還小,用翻譯器的時候,又加上孩子哭鬧,翻譯出來的都是孩子的哭聲,啊啊啊啊,真是頭都大了,大夫終於給開了一點口服的藥物,可以退燒,我開啟一看像食鹽一樣的粉末,咱也不認識,也不敢多問,高熱的時候可以用半袋。他說很奇怪,這次問診也沒有收費。
一頓折騰,其實並沒有給孩子用藥,只是多喝水,注意物理降溫,孩子下午已經不燒了,我晚上一回到家,小傢伙精神勁十足的抱著我的腿,讓我抱抱。(2021年2月24夜11點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