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生活水平的提高,飲食不良習慣,過於油膩,同時運動量也相對減少很多,造成了很多的富貴病產生,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的人。人的三高是否有標準值?如果人的血壓、血脂、血糖在人體內的作用又有那些?為什麼平時要監測血壓、血脂和血糖呢?今天我就和大家進行一下這方面知識普及。
我們先來認識一下血壓。血壓是血液流動對血管壁的側壓力,這個壓力就是血壓。通常所說的血壓是指動脈血壓,心臟收縮時才產生的壓力稱為舒張壓(高壓);心臟舒張時產生的壓力稱為收縮壓(低壓),舒張壓和收縮壓的差值稱為脈搏壓。人的血壓根據男女性別、時間、情緒、運動、氣溫等的不同而有區別和變化。
如果血壓過低,供血不足。會直接產生機體血液氧氣供應不足,發生眩暈、無力、眼前一黑,甚至暈厥,也會產生卒中風險。
如果血壓過高,會傷害機體各組織器官。包括血管,心臟、腎臟等,發生頭暈、頭疼,耳鳴,心悸,眼花,注意力不集中,易怒煩躁等。組織器官的損傷早期可能無症狀。
再來認識一下血脂。是血漿中的中性脂肪(甘油三酯)和類脂(磷脂、糖脂、固醇、類固醇)的總稱,廣泛存在於人體中。它們是生命細胞的基礎代謝必需物質。血脂中的主要成分是甘油三酯和膽固醇,其中甘油三酯參與人體內能量代謝,而膽固醇則主要用於合成細胞漿膜、類固醇激素和膽汁酸。
人們對血脂有誤區,一是認為高血脂就是甘油三酯高,就是血粘稠,血流速慢。如果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過多,沉積於動脈血管壁,形成粥樣斑塊,造成血管狹窄或破裂,可導致急性心梗、中風甚至猝死。最應關注的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而非甘油三酯。二是40歲以上男性、絕經女性、肥胖、有黃色瘤、有血脂異常及心腦血管病家族史者的膽固醇指標也不能僅僅參考化驗單上"不高於3mmol/L"這一指標。在有條件的情況下,此類人群應每年檢測一次血脂。三是膽固醇異常,是以冠心病為主的心腦血管疾病往往與動脈粥樣硬化密不可分,它的特徵是慢性進展、急性突變、全程炎症。
如果血脂過低,營養不良。很多人認為血脂越低越好,其實是不對的。低膽固醇攝入水平每天150毫克~200毫克的人,是高膽固醇每天攝入高於300毫克的人患心臟病死亡率的2倍。
如果血脂過高,危害健康。一是脂質在真皮內沉積會引起黃色瘤。二是脂質在血管內皮沉積所引起的動脈粥樣硬化,產生冠心病和周圍血管病等。
人體內的血糖,血液中的糖份稱為血糖,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葡萄糖。體內各組織細胞活動所需的能量大部分來自葡萄糖,所以血糖必須保持一定的水平才能維持體內各器官和組織的需要。
糖是我們身體必不可少的營養之一。人們攝入穀物、蔬果等,經過消化系統轉化為單糖(如葡萄糖等)進入血液,運送到全身細胞,作為能量的來源。如果一時消耗不了,則轉化為糖原儲存在肝臟和肌肉中,肝臟可儲糖70~120克,約佔肝重的6~10%。細胞所能儲存的肝糖是有限的,如果攝入的糖份過多,多餘的糖即轉變為脂肪。
人類的大腦和神經細胞必須要糖來維持生存,必要時人體將分泌激素,把人體的某些部分(如肌肉、面板甚至臟器)摧毀,將其中的蛋白質轉化為糖,以維持生存。象很多難民營中個個骨瘦如材的人,就是這個原因。
如果血糖過低,傷害大腦。輕者記憶力減退,反應遲鈍,痴呆,昏迷甚至危及生命。還有可能誘發腦血管意外,心律失常及心肌梗死。
如果血糖過高,傷害大血管。會直接引起主動脈,冠狀動脈,腦基底動脈,腎動脈及周圍動脈的粥樣硬化。約有70%~80%糖尿病人死於糖尿病性大血管病變。
對高血壓患者友情提示
日常生活要規律化;保持心情舒暢;合理膳食,避免肥胖;適當運動,保持健康體態。
血壓調理
影響血壓的主要因素是在中樞神經系統的整合作用下進行活動的,另外涉及腎上腺﹑垂體等激素分泌和腎功能狀態和體液平衡等因素的影響。通過神經體液的調節機制總能保持動脈血壓的穩定。
對高血脂患者友情提示
合理膳食,限制富含脂肪、膽固醇食物攝入;戒菸限酒,控制體重;進行適當有氧運動。
對糖尿病患者的友情提示
飲食多樣化(但要控制少食);精神放鬆,樂觀面對;適當運動,增加體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