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熱貪涼,寒從口入 清涼消暑,還損耗了陽氣 夏天天熱的時候,大家都喜歡冷飲、冰粥、冷盤,因為這些寒冷食物能降低人體內部的溫度,吸收人體的熱量,起到消暑除熱的作用。 現代女性越來越注重飲食養生,有意識地在飲食營養上做文章,所以夏天的果汁、冰粥、冷盤、沙拉等都富含膳食纖維、維生素、礦物質等多種營養成分,可滿足人體對營養的需求。但是,不論這些食物如何改頭換面,都無法改變一個事實,那就是寒冷食物會讓人的身體變得寒冷。
《黃帝內經·素問》中說:“飲入於胃,遊益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精並行,合於四時五臟陰陽。”這段話說明了正常的食物進入人體後的執行和氣血生成轉化的過程:食物進入胃後,胃將食物消化吸收,並將營養物質輸送到脾,脾進一步加工使營養物質變成氣血精微,然後運送到肺,肺再將這些氣血精微向下分配,分佈到各個臟腑、組織和經絡。吃寒冷食物,恰好藉助了上述通道傷害陽氣,把寒邪引入身體。
過分貪涼也會上火 夏天溫度高,毛孔處於舒張狀態,身體需要散發體內的陽氣才能保持陰陽平衡,但如果過度貪圖涼爽,出汗後立即喝冷飲、吃寒涼的食物,可使毛孔收縮,影響陽氣的外散和上揚,把陽氣鎖閉在身體裡,使人出現上火症狀。而這種火併非是身體裡的實火,而是虛火,很多女性以為上火了吃寒冷食物和藥物能降火,殊不知,這樣反而會加重身體裡的寒氣和上火症狀。
節食減肥,能量不足的女人怕冷合理充足的食物營養是機體熱量的來源,能幫助人體保持正常體溫,為生命活動提供動力。節食減肥可導致營養攝入不足,最直接的後果就是使體溫下降,讓人覺得冷。
節食減肥者的餐單,大多都是水果、蔬菜,脂肪和碳水化合物都嚴重缺失,而合適的脂肪具有保溫和蓄積能量的作用,碳水化合物是熱量的主要來源。雖然脂肪攝入過多可導致肥胖,碳水化合物過量也會轉化成脂肪而導致肥胖,但如果攝入不足,身體沒有足夠的熱量,各個臟腑器官就得不到能量支援。為了維護各個臟腑器官的正常功能,身體就不得不透支儲存的陽氣,時間長了就會導致身體陽氣虛耗過度,出現陽虛寒證。
臟腑得不到足夠的能量,正常功能就會受到影響,尤其是脾、腎等運化寒溼的器官,一旦功能下降,很容易使寒溼困阻體內而導致各種不適。 另外,身體的正常需求得不到滿足的時候,大腦就會發出指令,“拆出”身體的蛋白質和脂肪來供應大腦和其他組織。這也是有的人節食之後感覺瘦下來的原因。
(注:文中藥方需要在臨床中醫師指導下用藥,切勿個人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