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科
隋唐醫書中,有很多傷科內容。公元841~846年,道人著《仙授理傷續斷秘方》一卷。這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很有科學價值的傷科專書。它反映了隋唐時期治療骨傷科疾病的水平已較為先進。如對一般骨折主張復位後用襯墊固定,並注意關節的活動;對穿破骨折又主張用快刀擴大創口,以煎水洗淨,縫合後用潔淨絹片包裹,還特別提到不使傷口見風著水,以免感染;對肩關節脫白,採用“椅背復位法”。元代危亦林的“架梯復位法”,以及今日用於整復陳舊性關節脫白的“改良危氏法”,就是受了本書的影響而發展起來的。書中載40餘方,有洗、貼、糝、揩及內服諸法。內服方藥基本上已有了“內傷”、“外傷”的劃分雛型,併為傷科用藥奠定了理論基礎。
婦產科
早在漢代以前,我國對妊娠胎產衛生就有一定的認識。在馬王堆漢墓出土的文物中已有《胎產書》,對妊婦的養生提出一些見解。
南北朝時期,對婦女妊娠期各種表現及常見病均有進一步的論述。北齊徐之才有“十月養胎法”(《千金要方》所轉引),保護胎兒,以防流產。《千金翼方》更總結了孕婦衛生、禁忌等經驗。對初生兒分娩後的處理,對生後不啼哭的新生兒的處理方法,都很有意義。公元847年左右出現了我國現存最早的婦產科專書,即昝殷著的《經效產寶》,該書對妊娠、難產、產後等常見病的診斷和治療,及血暈的急救法均作了簡要的論述。
兒科
兩晉南北朝期間,兒科也有一定基礎。據文獻所載,當時兒科著作約有幾十種,可惜已消失。唐代小兒科更有發展,“太醫署”的醫科中專設有兒科(當時叫“少小”),並規定要在學習五年後經考試合格才能做兒科醫生。《千金翼方》中把兒科又具體分為九門,另對小兒的發育、護理、哺乳、衛生等也有詳述,說明我國兒科學開始趨向專科發展。隋唐之間,出現了我國現存最早的兒科專書《顱經》。該書首記兒科脈法。對驚、疳、痢、火丹等症敘述亦較詳細,並附有方藥,便於對證採用。其中對火丹丹毒),按初起部位不同,共分15種,對其傳染途徑也有較為正確的認識。書中還記載用鱉甲治療小兒骨蒸,認為該症是營養不良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