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明清時期,調息靜坐已成為醫生的基本素養,並在養生保健、臨床各科、病後調護方面廣泛運用。

1.習醫素養

(1)習醫之靜坐調息 明代李梃完成《醫學入門》的撰寫後,專門在書末載錄《習醫規格》一篇,對醫生必須具備的品行修持、知識積累、言行舉止、 診治經過、醫德規範,均做了詳細要求,特 別對靜坐讀書格外重視。 習醫者,每早對《先天圖》靜坐,玩讀《孝經》、《論語》、小學;大有資力 者,次及全部《四書》、古《易》白文及《書經》、《洪範》、《無逸》、《堯典》,要 理會大意。蓋醫出於儒,非讀書明理,終是庸俗昏昧,不能疏通變化。每午將《入 門》從頭至尾,逐段誦讀,必一字不遺,若出諸口。⋯⋯《入門》書既融會貫通, 而後可成一小醫。仍需愈加靜坐,玩讀儒書,稍知陰陽消長,以己驗人,由親及 疏,自料作車於室,天下合轍,然後可以去應診。當醫生以後,仍然要每日行持, 尤不可無定規,每五鼓清心靜坐,及早起仍玩儒書一二,以雪心源(時時不失平 旦之氣為妙)。⋯ 李梃《醫學入門》是繼孫思邈之後,再一次強調提高醫生人文素養的最具影響力的 著作。其“習醫規格”如同“大醫精誠”一樣,成為醫生做人做事的準則。

(2)診脈之靜坐調息

診脈是中醫的標幟,也是中醫水平高低的重要判斷標準。自《素問》提出“持脈有道, 虛靜為寶"的診脈原則後,歷代醫家都把“虛靜”二字作為診脈的基本要求,落實於診斷 過程中。

《外科精義》對《內經》的持脈原則及要求進行了發揮。認為: 診候之脈法,常以平旦為紀,陰氣未散,陽氣未動,飲食未進,血氣未亂, 經脈未隆,、絡脈調勻,故乃可診有疾之脈。若遇倉卒病患,不拘此論。《內經》所 謂持脈有道,以虛靜為保。但可澄神靜慮,調息凝心,視精明,察五色,聽聲音, 問所苦,方始按寸尺,別浮沉,以此參照決死生之分。

對於李梃提出的習醫靜坐之規格,清代名醫吳尚先在《理瀹駢文·續增略言》中給予了充分肯定,並作為醫者學習診脈的必備功課, “《入門》日:脈者先天之靈,非心清氣定者不能察識,醫者平時對《先天圖》靜坐調息,觀氣往來,庶可默會。據此則診脈談何 容易?”

陳士鐸也指出: 切脈貴先調息,吾息調而後可以察病人之息。蓋病人之息,呼吸不到,未有 能調者也。倘醫者之息不平,叉何以知病人之息哉。故學醫者,平日學導引之法, 則呼吸之間,無太過不及,自然下指之時息數分明,可以察病人之脈也。

這是說,醫生以自己調勻的呼吸頻率來判定病人的脈息。如醫生一呼一吸之間,得脈四至,是即和平之準則也。五至何以無痾,蓋以人之氣息長短不定,每於三息五息之候,必有一息之長,故日太息。如醫一息而見脈來五至,此非病脈之急,是醫氣息之長也,故 五至不為有痾。惟脈一息三至,即為遲慢不及;六至,即為急數太過。若只有一至二至, 則為轉遲轉冷;七至八至,則為轉數轉熱,均非壽生之脈。 此種切脈論述,臨床醫家普遍認同,故為諸多醫書載錄。如,王賢《脈貫》、馮兆張 《馮氏錦囊祕錄》均予以援引。 此外,診脈時,不但醫生需要靜坐調息,虛靜凝神,病家亦須安居靜默,勿擾氣血, 才能配合醫生診脈治病。如張山雷指出: (浮沉之脈)以人事言之,則勞力奔走,飲醇啜酒之餘,氣血奮張,其脈無 不浮露;而凝默寡言,安居靜坐之候,情志泰然,其脈無不沉靜。此皆恆常之脈 象,各隨其人之氣體動靜,而相與推移。

總之,調息靜坐既是醫生的職業素養,也是診察脈象的重要條件。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外感風寒涼燥——杏蘇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