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患者李X X,女,52歲,家住長春市朝陽區清和街。1978年3月初診。患者食慾不佳、飲食少思已半年餘。曾用多種中西藥物治療不效,遂來求治。患者形體消瘦。食慾明顯減退,少食不飢,疲乏無力。常口舌乾燥而喜涼,但口乾而不能多飲,喜涼而少進即止。自覺食道至胃脘部常有灼熱感。近半年來,大便經常乾燥而澀滯難解。舌質光紅無苔,舌面少津有小裂紋。曾屢用香砂養胃丸、人參健脾丸、人參歸脾丸、紫蔻丸、保和丸,以及酵母片、胃蛋白酶等。還曾用過幾劑湯藥,其藥大致為砂仁、木香、陳皮、白朮、香櫞、佛手、黨參、內金、三仙、半夏、竹茹、萊菔子、谷芽等。

根據患者之證情及所用之藥,尤其是其舌象之特點,綜合分析,其證為胃陰不足,胃降不暢所致之食少、納呆及便秘。擬用葉氏養胃湯加減,以濡胃陽而復胃用。沙參20g,麥冬15g,石斛15g,玉竹15g,生地15g,扁豆10g,甘草10g,桑葉10g。

水煎多取汁,每日1劑。

3劑後,自覺食道及胃部之灼熱感大減。口唇乾燥減輕,食慾有增,大便通潤。又服2劑,食慾增加,已知飢餓,每餐可進食100—150g,口乾舌燥,胃中灼熱感消除。大便每日1行,已不幹燥。視其舌上已有津液,舌色已轉為淡紅,並有一層薄苔。據其證情,病已基本痊癒,囑其再取3劑,多煎汁,不拘次數,當茶飲(因此藥味甘易飲),以滋補胃腸之津液。

【醫生甲】請老師談一下診治此證之思路。

【老師】食少納呆一證,臨床較為多見,但治療有效有不效。蓋因此證之原因不一,證情各異,如不仔細查詢證情、病史及用藥情況,而只是治以健脾理氣,開胃進食之品,則往往會有很大一部分患者療效不佳。總的來看,食少納呆之證,大抵不外虛、實兩類。所謂實者,是由邪氣有餘,干犯胃府而致胃氣不降。凡證屬實者,皆有實證實脈等一派有餘之象。去其有餘之邪,則胃氣復常,而飲食自能如常。所謂虛者,由於正氣不足。其中有脾胃自身之虛者,也有由其他臟腑之虛損而累及於脾胃者。

此患者之食少納呆,既無痞悶脹滿之證,也無溼阻、氣滯、食積之徵,又無熱熾、寒凝之象,故其證非實可知。從患者之臨床表現看,既無胸滿痰咳喘逆等肺臟之病,也無胸脅脹痛,口苦太息等肝病之形,更無腰膝痠痛、煩熱形寒等腎虛之證,又無心悸、失眠、痛悶等心病之證。故其食少納呆非由其他臟腑之影響可知。既與其他臟腑無涉,定是脾胃自身之虛而然。脾胃之虛所致之食少納呆,一為陽氣不足,一為陰液虛少。從患者之症情來看,如為陽氣不足,口中應該淡和而不乾渴,胃脘和食道不應有灼熱感,大便應為溏薄,舌象應為色淡而多津,舌體應正常或胖大而不該舌紅少津而乾裂。此患者之症情完全與之相反,所以要考慮到本患者應為胃陰虛證。

再從患者所服過的藥物看,曾用過香砂養胃丸,人參健脾丸等而不效,說明其病並非脾胃陽氣不足。既非陽氣不足,則為陰液虧損已明。故採用了甘寒滋潤,濡養胃陰的方法,果然收到了滿意的療效,說明辨證是正確的。

【醫生乙】從古書記載與臨床來看,治食少納呆之證,一般多采用健脾益胃,理氣消導等法。而如老師前面所分析的那樣,確實較為少見,老師能否談一下這一問題。

【老師】這位同學講得很對,在以前的各種醫書中,對食少納呆一證,大多責之於脾胃氣虛或氣滯,食滯不化,肝鬱乘脾,痰溼困阻或下焦腎陽不足,火不生土等。對於實證,姑且不談。即使是虛證,也多從陽氣不足立論。如陳修園在《醫學實在易》中說,“不能食者,胃中元氣虛也”。在治療上,李念莪在《醫家必讀》中說,“不能食皆屬脾虛,四君子湯、補中益氣湯。補之不效,當補其母,八味地黃丸、二神丸。挾痰宜化,六君子湯。挾鬱宜開,育氣湯。仇木宜安,異功散加木香、沉香……”。看來對於食少納呆之因於脾胃者,多以陽氣虛衰論之。治之者,始則補益脾胃之氣,繼則溫煦下焦之陽,或佐陳皮、半夏以化痰溼,或佐木香、砂仁以開胃氣,或配香附、青皮以疏肝鬱。但其用藥皆為辛甘溫熱疏通之品,性偏剛燥。

李東垣為金元四大家之一,以善治脾胃之病見長,被稱為補士派。但其《脾胃論》中之論治,以脾氣不足,胃陽衰弱為主。其方如補中益氣湯,昇陽益胃湯,調中益氣湯等,無不以參術芪草等為主,重在升補脾胃陽氣,而對胃陰虛者則略而未詳。後世治食少納呆者,亦多以甘溫補益、辛香行滯、消導之品為主,這對胃陰不足之食少納呆者,不唯無益,而且有害。

至清代葉天士,精闢地論述了脾與胃在生理、病理和治療方法上的不同之處,給後世對胃陰虛證的治療開創了新的方法。其對醫學的貢獻不亞於《脾胃論》,實可補東垣之未備,《臨證指南醫案》曾對他的觀點進行了詳盡的闡發,“脾胃之論,莫詳於東垣。所著補中益氣、凋中益氣、昇陽益胃等湯,誠補前人之未備。察其立方之意,因以內傷勞倦為主;又因脾乃太陰溼土,且胃陽衰者居多,故用參、芪以補中,二術以燥溼,升柴升下陷之清陽,陳皮、木香理中宮之氣滯,脾胃合治,用之得宜,效誠桴鼓。蓋東垣之法,不過詳於治脾,略於治胃耳。後人宗其意,竟將脾胃總論,即以治脾之藥優侗治胃。今觀葉氏書,始知脾胃當分析而論。蓋胃屬戊土,脾屬己土,戊陽己陰,陰陽之性有別也。髒宜藏,腑宜通,臟腑之體用有殊也。若脾陽不足,胃有寒溼,一髒一腑,皆宜於溫燥升運者,自當恪遵東垣之法。若脾陽不虧,胃有燥火,則當遵葉氏養胃陰之法。觀其立論雲:納食主胃,運化主脾,脾宜升則健,胃宜降則和。又云:太陰溼土,得陽始運;陽明燥土,得陰自安,以脾喜則燥,胃喜柔潤也。仲景急下存津,其治在胃;東垣大昇陽氣,其治在脾。……故凡遇稟質木火之體,患燥熱之證,或病後熱傷津液,以致虛痞不食,舌絳咽乾,煩渴不寐,肌燥,嫡熱,便不通爽,此九竅不和,都屬胃病,豈可以芪、術、升、柴治之乎?所謂胃宜降則和者,非辛開苦降,亦非苦寒下奪,以損胃氣,不過甘乎,或甘涼濡潤,以養胃陰,則津液來複,使之通降而已矣。此義即宗《內經》所謂六腑者,傳化物而不藏,以通為用之理也。總之,脾胃之病,虛實寒熱,宜燥宜潤,固當詳判,其於升降二字,尤為緊要。脾氣下陷固病,即不下陷,但不健運,已病矣。胃氣上逆固病,即不上逆,但不通降,亦病矣”。

本患即遵葉氏之旨,以甘寒滋潤之法養胃津而復胃用而使病癒。

【醫生丙】請老師談一下食少納呆的辨證施治。

【老師】食少納呆,無不關乎脾胃。脾胃之氣健旺,升降自如,則能納能化;脾胃之氣虛或氣滯,則出現食少納呆。食少納呆有虛實之分。其實者,或由氣滯、或因溼困、或由食傷、或因熱盛,皆可導致脾胃氣機不暢而致食少納呆。其虛者,不外脾胃陽氣虛弱與陰血虧少。大抵實證多見於暫病,虛證多見於久病。亦有虛實挾雜者。

實證之治以祛邪為主。邪氣去則脾胃之氣復而自能飲食。因於氣滯者,多由情態不遂、喜怒不解而肝鬱不疏,肝氣鬱結不能疏洩則脾胃之氣也因而呆滯。此證之治當分久暫而辨虛實。大抵初病可見胸脅脹滿或疼痛者,為肝鬱不疏,當以疏肝解鬱為主,如用柴胡疏肝湯等。若久病肝鬱已解而唯脾胃受損者,宜補益脾胃,可用香砂六君子湯。若肝鬱脾虛者,可用逍遙散。

溼困脾胃,也較多見,或由外溼、或因內溼,皆可困阻脾胃氣機而致食少納呆,其症多見脘腹痞悶,身肢困重,舌苔白膩,治宜芳香辛散之劑,如三仁湯、乎胃散等,宣氣化溼以甦醒脾胃。

食傷脾胃者,在上者以消食和胃為主,宜用保和丸;在下者以導滯通腑為主,可用枳實導滯丸。若食傷脾胃,吐瀉太甚,或攻伐太過,或遷延日久,脾胃受傷而難存虛證者,按虛證治。

因於熱盛而食少納呆者,多見門苦苔黃等一派熱象,但清其熱,熱去則胃氣復,自能飲食。

虛證之治以補益為主,當分陰陽氣血。再辨是因於脾胃自身之虛,還是由他髒之病而累及者。

對脾胃陽氣虛者,可用甘溫補益法,如四君子湯、異功散、六君子湯、補中益氣湯等。偏寒者可用理中湯。若由下焦陽虛,火不生土而致者,可用金匱腎氣丸、二神丸(補骨脂、肉豆蔻)補命火以生脾上。若脾胃氣虛而兼食滯者,可用健脾丸消補兼施。

至於胃陰虛者,前面已經談過。若由腎陰不足或血虛而致者,可用滋陰補血之品。

8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為什麼老人身上有異味?醫生:40歲後少碰這些,老了也能沒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