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古人云,一年之計在於春,其中又有哪些道理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皇帝內經裡怎麼說?

《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篇》: 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於庭,被髮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夏為寒變,奉長者少。

春季的三個月謂之發陳推出新,是生命萌發的時令,新的生機一年之中開始萌生,天地自然,都富有生氣,萬物顯得欣欣向榮。此時,人們應該入夜即睡眠,早些起身,披散開頭髮,解開衣帶,使形體舒緩,形體舒緩氣血就自然調運,有助於排毒養顏,春季不宜睡懶覺,因為陽氣升發,睡懶覺容易多夢,宜,放寬步子,在庭院中漫步,或者出門活動舒展筋骨,陽氣在身體裡自然執行,使精神愉快,胸懷開暢,保持萬物的生機。

不要濫行殺伐,多施與,少斂奪,多獎勵,少懲罰,這是適應春季的時令,古人注重道德休養,認為春三月是萬物繁衍,生命新生的時節,應該愛護生命,古人認為,陽氣在地下升發,如果春季濫行殺伐,殺伐之氣隨地氣上升致於天上,有傷天合。所以古代帝王處決犯人也一般不會選擇在春季。

如果違逆了春生之氣,便變會損傷肝臟。春天是養肝的最好時機,中醫認為人的健康跟自然界四季是相關聯的,中醫在這個問題上叫做天人合一,春天跟肝是對應的。多食綠色青色蔬菜,保持情志舒暢,心情開朗。

那麼這就是春季養生的簡單道理了。

8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病人服藥時喝什麼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