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內科

  隋唐時代對內科各種疾病已有豐富的論述,如對傷寒、中風、天行溫病等等,都有治療經驗。對蟲病、麻風、恙蟲病、狂犬病的預防和治療等,具有較高的水平。對其他內科病如腳氣病、地方性甲狀腺腫等,也都有了有效的療法。又如,當時早已記載了消渴病人的尿是甜的。孫思邈進一步總結了該病發病過程以及藥物、食治等療法,又規定了飲食起居的某些禁忌。再如,對黃疸病及治療效果的觀察,當時已肯定“每夜小便中浸白帛片,取色退可驗”在一千多年前的物質技術條件下,這一發明確是相當先進的。

外科

外科公元475~502年之間,南齊人龔慶著《劉涓子鬼遺方》,是現存最早的外科專書該書總結了許多治療金瘡、癰疽、瘡癤以及其他面板病的經驗,共列有內外治法處方140餘個對外傷治療有止血、止痛、收斂、鎮靜、解毒等法還有用黃連、雄黃、水銀等多種藥物配成軟膏、膏藥治療癰疽,其中許多方法具有較好的療效。該書用水銀治面板病是最早的記錄我國在南北朝時期已能使用水銀軟,比世界其它國家至少早了六個世紀。《諸病源論中有關腸吻合術及血管結紮等記載,也反映了當時外科手術已經達到了一定水平

8
最新評論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癌症》重磅:慢性胃灼熱患者患喉癌和食道癌的可能性高達2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