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中藥太慢,不要心急”

“中醫太慢了,先看西醫,後期恢復再吃中藥”

經常聽到患者講這樣的話,都覺得中藥沒有西藥起效那麼快,甚至覺得中醫只是調理疾病後遺症,針對恢復期的一種養生,真的是這樣嗎?

可能你對中醫有誤解。

中醫治病方法包括很多,中藥,鍼灸,艾灸,刮痧拔罐,甚至食療都歸屬中醫,因為很多方法操作簡單,深得人心,故而是人們對中醫的認識只在表面,其實中醫看病講究整體觀念、辨證論治,有同病異治,異病同治之微妙,只要辨證精準,吃藥,鍼灸,推拿都可以起到一定效果,條條大路通羅馬。

第一.疾病不同,自愈的時間也不同,那吃藥治病的療程也就不同了

比如“感冒七天自愈”的說法,西醫學認為感冒是由呼吸道病毒或者細菌引起的,臨床表現以鼻塞、咳嗽、頭痛、惡寒發熱、全身不適為主要特徵,是一種可以自愈的疾病。中醫學也有“七日傳經盡”的說法,達到自愈時間7天也就好了。(但是,這種說法只適合於單純性的感冒,如果是重型感冒,或合併其他細菌感染如支原體、衣原體的感冒就不是這樣了。如果還機械地硬扛,不吃藥、不治療,就有可能併發肺炎、心肌炎、腎炎等等,對健康的危害就很大了。)

對於感冒中醫分風寒,風熱,暑溼以及虛體感冒,如果是風寒,可以服用荊防達表湯,也可再拔罐,快者2日即可好轉;對於鼻塞嚴重者,點穴或鍼灸迎香穴、風池穴可立即見效,可見中醫治病遠沒有想的那麼慢。

第二,大多數人都是用中藥調理慢性病,例如:中風後遺症、鬱證等,本身慢性病病程就長,而且此類病到後期都已經損傷正氣,耗傷氣血,無論用西醫還是中醫都不會很快。但以長期、有效來說首選還是中醫,對身體傷害小的同時可以使其好轉,再說中藥加鍼灸等多種治法結合,效果也不容小覷。

第三,中醫治病求本,人體是一個神奇的生命,疾病的痊癒、體質的改變,只要想調理臟腑陰陽平衡,就需要過程,一般來說:人體細胞會新陳代謝,每三個月才替換一次,舊的細胞死去,新的細胞誕生,將一身細胞全部換掉,歷時七年。也就是說,在生理上,我們每七年就是另外一個人。

不論用什麼方法調理身體,要痊癒達到每個人的理想狀態,都需要時間,就像懷胎十月,早了晚了都不可。

如果你在中醫治療過程中,長期沒有症狀減輕或改善那就需要注意以下

1.中醫看病重要點是:辯證!!!

真正對症的治法,無論疾病的輕重或病程,在服藥或鍼灸等治法後身體都會有感覺,或加重或感覺輕鬆,如果長達半個月以上任何感覺都沒有,那就需要與大夫及時溝通,考慮調整處方或者您也可以換大夫了;其次很大大夫喜歡和習慣慣用思維辯證,比如很多大夫喜歡臟腑辯證,我前幾年也是如此,因為教材教的最多的就是它,後來發現結合六經辨證,衛氣營血辯證效果就會更好,更精準,如此才能很快的見效。

比如我在治療一位早洩的病人,他看過很多名老中醫,無非補腎固精,疏肝利溼等等,但是這位患者身體健康,吃飯也好,睡覺也香,腰不困,腿不乏。於是我就用“無裡證便是表證”的六經辨證理論,用解表法治癒了這位苦不堪言的早洩患者;

再舉一例,一位十多年的痤瘡,也是吃過不少藥了不見好,我看處方,用了很多黃連、黃芩、金銀花、連翹、蒲公英等清熱解毒藥,我一看脈沉而有力,六經辨證屬於陽明裡證,臟腑辨證屬於熱滯胃腑,雖不便祕,熱未結而已,於是我就用大承氣湯,加生甘草緩瀉、解毒,五副藥吃完,痘痘就沒有反覆了。病在裡,你用辛涼解表藥,這就是南轅北轍,找不到病位,談什麼治療呢?好埋怨中藥沒有以前的好了,可悲可嘆。

2.治療中,患者是否認真配合大夫。

很多病人喜歡問“我這病怎麼得的?”其實最清楚原因的應該是自己,疾病不是吃藥得的,答案都在你的日常。在治療過程中,大夫會告訴患者禁忌事項,如服藥鍼灸過程中禁生冷、少熬夜等,個別體質也要禁辛辣刺激等。身體是自己的,調理疾病也是雙向作用,積極配合醫生,療效自然有。

很多大夫也很敷衍或者知識不夠全面,要麼讓病人多喝水,要麼讓病人麼吃涼的。這樣是不科學的,我遇到有裡熱的病人,冰淇淋冷飲可以適當吃;遇到溼瀉在裡的病人,不渴可不喝水;遇到氣虛的患者,我就叮囑他儘量靜坐,不要強行運動。並不是西醫那一套多喝水,多運動才是科學的。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子宮肌瘤為什麼要少吃麵食和雞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