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病綜合症預後的個體差異比較大,影響患者預後主要有以下3個因素
①病理型別
通常來講微小病變型腎病與輕度系膜增生性腎小球腎炎的預後好。早期的膜性腎病患者仍有較高的治療緩解比例,晚期雖難以達到治療緩解,但是假如治療得當,病情進展也多數會相對緩慢,出現腎衰竭比較晚。系膜毛細血管性腎小球腎炎及重度系膜增生性腎小球腎炎療效不佳,患者預後比較差,很容易惡化為腎衰竭。影響局灶性節段性腎小球硬化預後的最主要因素是尿蛋白程度和對治療的反應,自然病程中非腎病綜合症患者十年腎存活率為90%左右,腎病綜合症患者為50%左右;而腎病綜合症對激素治療緩解者十年腎存活率達90%以上,其中無效者只有40%。
②腎病綜合症患者存在反覆感染與血栓栓塞併發症者常影響預後。
大量蛋白尿、高血壓與高血脂均可促進腎小球硬化,患者以上因素假如長期得不到控制,會成為預後不良的重要影響因素。
腎病綜合症患者吃飯應依據以下這4個建議,千萬別亂吃!
建議1.腎病綜合症患者常伴有胃腸粘膜水腫和腹水,影響人體的消化跟吸收功能,所以進食的時候儘量選擇易於消化、清淡跟半流質的食物。
建議2.水腫患者應低鹽飲食,每日鹽攝入量應少於3克,以免加重水腫。
建議3.腎病綜合症患者不應食用高蛋白食物,儘管這些食物裡邊有大量蛋白尿和低蛋白血癥。因為高蛋白飲食不僅不能增加腎病綜合症患者血液中的白蛋白濃度,而且會加重蛋白尿並進一步損害腎功能。建議腎病綜合症患者每天給予適當的高品質蛋白質飲食。優質蛋白質是指富含必需氨基酸的動物蛋白,如瘦肉、牛奶以及雞蛋等。一個雞蛋含有大約6克蛋白質,200毫升牛奶含有大約6克蛋白質,50克瘦肉含有大約8克蛋白質。
建議4.腎病綜合症患者經常伴有高脂血症。所以,應該限制動物脂肪的攝入,少吃富含飽和脂肪酸(動物脂肪)的食物,多吃富含多不飽和脂肪酸(比如植物油跟魚油)的食物。此外,富含可溶性纖維的飲食(如燕麥和米糠)也有利於降脂。此外,每天攝入的熱量應得到充分保證,每天每公斤體重不應低於30-50千卡。
腎病綜合症的診斷標準是:
①患者尿蛋白大於3.5克/天;
②患者血脂升高;
④患者血漿白蛋白低於30克/升。
其中①跟④兩項使臨床上診斷的重要依據,誘發腎病綜合症的腎小球病主要有:局灶性節段性腎小球硬化、微小病變型腎病、系膜毛細血管性腎小球腎炎、膜性腎病以及系膜增生性腎小球腎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