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文博 河北省石家莊市中醫院
中醫學認為,腹痛是指胃脘以下,恥骨毛際以上部位發生疼痛為主要表現的一種脾胃腸病證。文獻中的“臍腹痛”、“小腹痛”、“少腹痛”、“環臍而痛”、“繞臍痛”等,均屬本病範疇。
現介紹幾種用於治療腹痛的中成藥,體會它們的區別。
1. 元胡止痛片:組成:延胡索(醋制)、白芷。具有理氣,活血,止痛之功。用於氣滯血瘀所致的胃痛,脅痛,頭痛及痛經。也就是說,元胡止痛片治療月經腹痛(氣滯血瘀型)。
2.良附丸:組成:高良薑和香附。具有溫胃理氣之功,用於寒凝氣滯,脘痛吐酸,胸腹脹滿。(腹部中寒腹痛)
3.附子理中丸:組成:附子(制),黨參,白朮(炒),乾薑,甘草。具有溫中健脾之功。用於脾胃虛寒,脘腹冷痛,嘔吐洩瀉,手足不溫。(虛寒腹痛)
4.保和丸:組成:山楂(焦)、六神曲(炒)、半夏(制)、茯苓、陳皮、連翹、萊菔子(炒)、麥芽(炒)。具有消食導滯健脾胃之功,主要用於治療食積停滯證,常見的症狀有腹脹腹痛、大便溏洩、舌苔厚膩、厭食等。(食滯腹痛)
5.木香順氣丸:組成:木香、香附、厚朴、青皮、枳殼、檳榔、陳皮、砂仁,具有行氣化溼、健脾和胃之功。用於治療腹痛腹脹、噯氣反酸,胸膈痞悶等症狀。(氣滯腹痛)(還有成藥六味木香膠囊)。
6.舒肝止痛丸:組成:柴胡、當歸、白芍、赤芍、白朮(炒)、薄荷、甘草、生薑、香附(醋制)、鬱金、延胡索(醋制)、川楝子、木香、半夏(制)、黃芩、川芎、萊菔子(炒)。具有舒肝理氣,和胃止痛之功。用於肝胃不和,肝氣鬱結,胸脅脹滿,嘔吐酸水,脘腹疼痛。
7. 藿香正氣口服液:組成:蒼朮、陳皮、厚朴(姜制)、白芷、茯苓、大腹皮、生半夏、甘草浸膏、廣藿香油、紫蘇葉油。具有解表化溼,理氣和中之功。用於外感風寒、內傷溼滯或夏傷暑溼所致的感冒,症見頭痛昏重、胸膈痞悶、脘腹脹痛、嘔吐洩瀉;腸胃型感冒見上述症候者。(內傷溼滯腹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