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養生其實就是尊道養德,一個人奉道修德,心志專一,自然就會精神不枯竭,身形不衰敗,神形統一,生命旺盛。好比一輛車遇到一個好主人,保養好,用得少,不超載、不超速,自然用到老還像新車,若是遇到一個無良之人,對車也是不顧惜,只開不養,而且超載超速,又經常借給別人開,就像是管理鬆懈的公車,又像是圖利無度的計程車,自然會很快報廢。

隨著物質生活的改善,人們越來越注重養生。各類養生文章和論調層出不窮,但是網路流傳的養生之法絕大多數以飲食、中藥、有氧運動、注意休息、保持樂觀等方面,並沒有觸及養生要訣的中心資訊。

古人早就找到了養生的要道,並以文章記載,告訴後人:這補、那補,如果心不補,都是枉然。本文將以剖析莊子的《養生主》一文,細說含德養生的幾個方面。

養生不修德,就失去其根。修德不崇道,就竭盡其源。

莊子的老師是老子,曾寫下《道德經》主張以養性統領養生。老子非常長壽,據史料記載,老子活到160歲以上,有的史書更記載他活到了200歲。《史記》記載,老子的養生訣竅在於“修道而養壽也”。一個人要想長壽,心存敬畏是首要的。《道德經》養生學說的特點就是順天儘性,中國古代的思想家們不單關心意識形態的事情,也常常會順帶關心身體。老子倡導無為,並以此為養生的關鍵。《道德經》說:“含德之厚,比於赤子”。是說心靈敬道,奉德在內,生命才能長久,才能像赤子一樣,充滿生機。和儒家“仁者壽”的主張相同,體道含德,從道而行,就會不妄圖無良之策、不妄作非義之事、不心繫虛妄之名利,不藏陰毒之心,不縱無恥之慾,為不欲執,施不求報,言行舉止,非道不行,此所謂:“天地之所以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莊子所著《養生主》集中體現了養生的一個重要原則:養心為上

莊子師承老子的學說,哲學家成了養生家,莊子算是個內行。莊子繼承了老子無為以養天年的思想,並使之散枝發葉,在生活中開花結果。他還專門寫了篇《養生主》,這篇名著收在其系列著作《莊子》,歸在內篇的7篇之中。

《養生主》是一篇談養生之道的文章,其中談到了養生的規律:莊子認為人在世界中,要遵循“為善不近名”、“為惡不近刑”兩條紅線,上不居名,下不觸刑,養生也要遵循這樣的規律,順應自然,要像師右一樣,不計較自身殘疾,不能像秦失哭老聃,要不為外物影響傷害。就像庖丁解一樣,掌握了牛的身體結構,“依乎天理,批大郤”,自然就會活得像庖丁手中的那把刀一樣,別人用得好的刀,一年就得更換,一般的廚師要每月更換,但庖丁的刀用了19年還像是剛出的新刀。

那麼怎麼才算是好的養生規律呢?莊子認為:

藏鋒慎用,機警地在夾縫中求生存,趨利避害,不入名利場。

《養生主》中有著名的庖丁解牛的故事,許多人都讀過,但是沒有多少知道這是一個養生的故事。

庖丁給文惠君宰牛,技術到了爐火純青,隨著庖丁嚯嚯的用刀聲,一頭全牛在一陣嘩啦啦地響聲中被解好了。其工作發出的響聲象是節奏很美的音樂,動作如舞曲的節奏合拍。引得文惠君脫口稱讚。忙問何得如此技術,庖丁解釋說,我解牛的時候都是順著牛身天然的生理結構,把刀劈進筋骨相連的大縫隙,再在骨節的空隙處引刀而入,刀刀順著牛體本來的結構去;牛體中經絡筋骨糾結的容易阻礙運刀的地方,我的刀都繞開走而從未碰到過,何況那些巨大的牛骨頭呢!好的廚師一年換一把刀,那時他們用蠻力硬割的結果;一般的廚師一個月換一把刀,那是他們硬砍把刀砍斷的。我手頭這把刀都已經用了十九年了,用它宰過的牛也有幾千頭,可是刀刃還像剛從磨刀石上磨出來一樣完好無缺。

一個人用身體也要像庖丁用刀一樣,依照身體的機能規律,順乎天地節期的氣候,正如曹操說的“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年。”就是說人類若是能夠順應自然規律,修養得法,也可以使壽命儘量長。

這裡我們要引用莊子在開篇中所說的,“為善不近名”、“為惡不近刑”,一個人要養生,一是不能急功近利,二是不能陰損缺德。前者是為自己的利益太操心的人,多半會傷身體。就是說人不能太自私,太在乎名利。後者則是說不能太膽大,對人胡來,以至遭受國法定罪。筆者認識兩位高階工程師,結局都不太好,應了“為善不近名、為惡不近刑”這話的理,一個40歲不到得癌症離世,一個40出頭因為受賄坐了監。前一個雖是走正途,但為人太爭氣,太長進,心之所向,無不竭力以圖,所以積勞成疾,積疾而成不治。另一個更是為利失德,妻離子散。

順應自然,忘卻情感,以現有的為滿足。

《養生主》中有這麼一段故事:公文軒看見右師,吃驚地說:“這是什麼人?為什麼只有一隻腳?這是自然生成的,還是人為造成的呢?”右師說:“這是自然生成的,不是人為的。上天讓我只生有一隻腳,按照一般人的樣子,老天是要給我兩隻腳的。因此可知是老天有意讓我長一隻腳的,不是人為造成的。”

埋怨和憂愁是一種極端負面的情緒,是養生之大忌。右師天生殘疾,只有一條腳,面對他人的同情和驚訝能夠泰然處之,指出,雖然自己身體異乎常人,但卻是上天的有意安排,既然是上天的安排,與自己的主觀無關,就沒有什麼可以埋怨的,人能夠和天抗衡嗎?

是的,人與人之間有許多的差異,和他人相比,我們確實在家境、身體、智商、外貌上都輸在了起跑線上,但是有一點我們一定要相信:上天是公平的,之所以天可以管地,就是因為他以公義為寶座根基,公正公平是他行事的原則。

論就先天條件,沒有多少人慘得過胡哲尼克。1982年12月4日,出生於澳洲墨爾本的胡哲,天生沒有四肢 。儘管身體殘疾,但父母並沒有放棄對他的教育。他本人相當樂觀進取,21歲大學畢業並獲得會計和財務規劃雙學位,創設了“沒有四肢的人生”非營利組織,成為當今世界著名的勵志演說家,在五大洲超過25個國家、舉辦1500多場演講。論長相,許多人比馬雲強太多,但他卻成為商業鉅子。

你的苦也許是別人眼中的幸福,那麼可望而不可及,別人眼中的幸福,或許是你苦澀中的苦澀,彆強求去活別人眼中的幸福,更不貪圖自己眼中的幸福,強取的功利只是心靈的枷鎖,會壓得你喘不過氣。《養生主》中還有一幅圖畫:生活在沼澤地裡的野雞,走十步才能吃到一口食,走百步才能喝到一口水,但它並不希求被豢養在籠子裡。在籠子裡精神雖然很飽滿,但並不快樂。也許有的人錦衣玉食,工作穩定,收入頗豐,但是沒有自由,如同豢養之家畜一樣,雖然無憂,卻是失去自由,甚至活成沒了靈魂的狗。

人生貴在知足,知足是和上天的和解,是與命運的和諧,是養生之精髓。

活出真我,告別虛與委蛇,不活在他人的評價之中

《中庸》有言: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意思是上天賦予人的靈性,是人性本性的根基。人若依照天理良心的所思所做所為就叫做道。接受聖人的教化,這就是修道。

幾千年來,因為逐利心理,人們活在虛偽的文化當中,從小接受虛偽的教育,“逢人只說三分話”,學校教育學生要誠實,“上面來檢查就說我們沒有補課”,上班主要的工作就是應付檢查,為什麼呢,因為偽師太多,偽師帶進偽學,偽學教出偽人,所以修道之人被稱之為“真人”,意思就是指無道之人都是假人,說謊直接擊打人裡面的靈性,真道因之躲避不及,人體內便了無真氣,沒了正氣的人,是因為傷了元氣,傷了元氣的人,大多是因為虛假沒有底氣。如果一個人說謊還能夠底氣十足,說明這個人靈性已死,無藥可救。

《養生主》中曾有一段畫面:老聃死了,秦失前去弔唁,號哭三聲就走了,再無更多表示。弟子不解,問:“他不是老師的朋友嗎?”回答說:“當然是的。”“那麼,弔喪像這樣子行嗎?”秦失說:“當然可以。方才我進去弔唁,有老人在哭他,像哭自己的兒子一樣;有年輕人在哭他,像哭自己母親一樣。那些在哭喪的人,一定有不想弔唁卻要來弔唁,不想痛哭而痛哭的情況。這種情況是背棄自然,給世俗感情推波助瀾,而忘了人的生命都受於自然,古時候稱這種做法是違反自然所招致的刑罰。一個人偶然來到世間,這是他順時而生;偶然離去了,這是他順時而死。安於時運而順應自然,一切哀樂之情就不能進入心懷,古時候稱此為自然的解脫。”死亡並不是結束,正如火炬會燒盡了,但是火種卻傳續下去,永遠不會有熄滅的時候。人的正氣也是這樣。

今天,要想養生,唯一不可以缺少的是“補心”,首先要活出本性的真善,不該讚美的要敢於不讚美,不能附和的果斷拒絕,正如有人說可以不批評,但絕不必去假讚美,也不必去從眾作惡,不要隨從潮流去批判弱者以保自己,這樣的人正如無脊椎的蛆蟲,比米共更令人噁心,偽善比真惡更毒,是傷身敗德的惡習。

人道是,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山高萬仞,無欲則剛。養身之訣,不外乎此。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體內溼氣重的人,身上這2個部位會“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