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的性質包括四氣、五味、升降浮沉、歸經與毒性的大小。
中藥之所以能預防或治療疾病,是因為其自身都有偏性,所謂“物得五行之偏,人得五行之全”,用藥性之偏糾正人身之偏,此為用藥治病之原理也。
這種偏性的大小,既可以代表毒性的大小,也可以反應在性味歸經之上。都是人們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對藥物作用的了解和認識不斷深化總結出來的。
中藥所謂的四氣,即寒、熱、溫、涼四種藥性。其中溫熱與寒涼屬於兩種相反的性質,是藥性一個極端到另一個極端的具體表現。藥物的寒、熱、溫、涼,是從藥物作用於機體所發生的反應概括出來的,是與所治疾病的寒、熱性質相對而言的。與中醫理論中的“陰陽”概念一樣,所謂“寒熱溫涼”也只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如果沒有對比參考,就無法定義具體的某個藥性。了解中藥的“四氣”,對於診治疾病是指導意義的,《神農本草經》雲:“療寒以熱藥,療熱以寒藥。”《素問至真要大論》雲:“寒者熱之,熱者寒之。”都是指導中藥“四氣”具體應用的相關理論。
中藥的五味是,指辛、甘、酸、苦、鹹五種味道。有的中藥還具有淡味或澀味,所以中藥實際的味道,不止五種。由於每種味道都有相近或共同的作用規律,所以,在診治疾病過程當中,可以運用到這種規律。先人們之所以能夠嘗百草,即知藥物的功效與毒性,就是因懂得這種味道的功效規律。
中藥五味(七味)具體功效如下:
1.辛:有發散、行氣、行血的作用。一般治療表證的藥物,如麻黃、薄荷,或治療氣血阻滯的藥物,如木香、紅花等都有辛味。
2.甘:有補益、和中、緩急等作用。一般用於治療虛證的滋補強壯藥,如黨蔘、熟地;和緩和拘急疼痛、調和藥性的藥物,如飴糖、甘草等,皆有甘味。甘味藥多質潤而善於滋燥。
3.酸:酸有收斂、固澀作用。一般具有酸味的藥物多用於治療虛汗、瀉瀉等證,如山茱萸、五味子澀精斂汗,五倍子澀腸止瀉。
4.澀:與酸味藥的作用相似。多用以治療虛汗、瀉洩、尿頻、精滑、出血等證,如龍骨、牡蠣澀精,赤石脂澀腸止瀉。
5.苦:有洩和燥的作用。洩的含義甚廣,有指通洩的,如大黃適用於熱結便祕;有指降洩的,如杏仁適用於肺氣上逆的咳喘;有指清洩的,如梔子適用於熱盛心煩等證。至於燥則常用於溼證,溼證有寒溼、溼熱的不同,因此,溫性的苦味藥如蒼朮,與寒性的苦味藥如黃連,功效與用法也自然不同的。除此之外,前人認為某些苦味藥還有堅陰的作用,如黃柏、知母可用於腎陰虧虛而相火抗盛出現的痿證,即具有瀉火堅陰的意義。
6.鹹:有軟堅散結、瀉下作用。多用以治療瘰癧痰核、痞塊及熱結便祕等證,如海藻可以治瘰癧,芒硝可瀉下通便等。
7.淡:有滲溼、利尿作用。多用以治療水腫、小便不利等證,如茯苓、豬苓、通草等利尿藥。
由於每一種藥物都具有四氣跟五味特性,因此,具體應用時,二者需要綜合分析來看,才能掌握更靈活。比如兩種藥物都是寒性,根據味的不同,卻可以分成苦寒與辛寒,作用也就有所差異了。所以不能把中藥的性與味孤立起來看。
四氣與五味即能體現出單味中藥的個性,也能顯示出藥物之間的共性,對於我們學習和掌握中藥的應用,這些知識都是非常重要的。
你的杯中
我的哀愁
午夜的霓虹
在不停的交織盪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