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上,一般把成年人的血壓長期低於90/60毫米汞柱者稱為低血壓。研究表明,伴有低血壓者,其心肌梗死復發的危險性比正常血壓和高血壓的病人要大。因腦血管意外而死亡者中,近40%是由低血壓引起。血壓低可使血流緩慢、血凝成分增多,常易合併腦及內臟器官血栓形成,已經成為無可爭議的事實。因此,長期血壓偏低者應積極尋找對策,以防患於未然。
中醫認為低血壓多見於脾胃虛弱者;腦力勞動者;或脆弱的老年心臟病人。認為多由於氣虛陽虛,陰血虧虛或氣陰兩虛所致。
氣虛陽虛心脈鼓動無力,氣機升降失調,清陽不升,心脈失養;陰血虛虧,血脈不充也致心腦失養,或由腎陽虛,腦髓空而致頭暈,眼花甚者暈厥;氣陰兩虛,陰陽失調,臟腑功能低下而發頭暈,耳嗚,畏寒肢冷,腰痠腿軟,不欲飲食,疲乏無力,臨床伴有低血壓等症狀。
一般認為,多數無症狀性低血壓,可望通過飲食療法和體育鍛煉得以回升。若血壓長期低於正常值,並伴有倦怠、頭暈、心悸、心前區重壓感等症狀者,則需要配合藥物治療。平時多吃山藥、苡仁、桂圓、荔枝、枸杞子、栗子、核桃、紅棗、瘦豬肉、羊肉及雞、鴿子等禽類食品,有助於促使血壓回升;同時還應多吃富含維生素、微量元素豐富的水果蔬菜,以及黃豆、紅豆、黑豆等豆類製品,使各種營養攝入充分。
低血壓中醫辨證分型論治:
(一)氣虛陽虛
氣虛可見面色黃白,頭暈目眩,少氣懶言,神疲乏力,甚則暈厥。陽虛除氣虛症狀外,兼有畏寒肢冷、自汗,脈沉緩或遲而無力,舌質胖淡舌苔白。
1.心氣虛,除上述氣虛症狀外,再加心悸、氣短、胸悶等。方可選獨參東加減。經驗方:人蔘,蓮子各3錢,冰糖一兩隔水燉熟,吃蓮肉喝湯。
2.脾虛或中氣下陷,兼有納少,腹脹,便溏,氣短,乏力等。方可選補中益氣湯。
3.腎陽虛,有身寒肢冷,動則氣短,或五更瀉等。方可選保元湯,真武湯,四逆湯,金匱腎氣丸,右歸丸加減。
(二)氣陰兩虛
除上述氣虛症狀以外,尚有陰虛表現。如口乾、五心煩熱、便祕、尿少、乏力,舌紅苔少脈弦細等症狀。
1.心氣陰兩虛,可見心悸、氣短、胸悶等。常用生脈飲,炙甘草湯。(有發炎疾病、火氣大、口苦、煩躁、失眠,屬實症,非氣陰兩虛者,不宜服用此方。)
2.腎陰陽兩虛,常有:頭暈、眼花、耳嗚、耳聾、腰痠、腿軟、神疲、健忘等症狀。方可用五子衍宗丸,金匱腎氣丸等加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