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立夏是夏季的第1個節氣,時逢每年公曆的5月5~6日,按氣象標準,日平均氣溫達22°C以上時才可算作夏季。

古籍中說:“立夏之日,螻蟈鳴。又五日,蚯蚓出。又五日,王瓜生。”

立夏之後,氣溫開始升高,炎熱降臨,雷雨增多,昆蟲愈發活躍,植物開始迅猛生長。人的陽氣開始逐漸旺盛,新陳代謝也開始增強。

起居養生:避免心火內生

1、晚睡早起,保證午休

夏季白晝長,夜晚短,可以晚睡早起,適應自然界陽盛陰虛的變化。但是不能太晚,不要超過晚上十一點。早上的起床時間也要比在春天時稍早一點,5—6點起床為宜。

中午適當小睡,讓大腦和身體能得到休息,但午休時間不宜過長,不要超過一個小時,午休後也不要立刻起床,最好靜臥10分鐘。由於腦血管硬化變窄而出現頭暈的人,不宜午休。

2、早起晨練,鍛鍊身體

中醫養生中講究“冬藏夏放”,冬天要注意藏養,夏天則要加強身體的新陳代謝能力。夏天是晨練的好時節,大家應早睡早起,加強鍛鍊,增強自身免疫力。但是,夏天運動量不宜太大,天氣炎熱,出汗太多,會加重對人的損耗。可以在運動的時候,多備一些綠茶、綠豆湯,生津止渴,降溫補水。

3、戒躁制怒,養心安神

立夏之後,人們情緒可能會隨著氣溫的上升變得煩躁,情緒波動較大。生氣易怒最容易給心腦血管帶來損傷,因而夏季要戒躁戒怒,保持心態平和。《素問·上古大真論》言:“精神內守,病安從來?”保持淡泊寧靜的心境,避免心火內生,對夏季養生極為重要。

特別是中老年人,每到夏季因發火生氣引起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血壓升高的情況並不少見。所以,立夏時節可多做些偏“靜”的事情,比如練字、下棋、釣魚、養花等等,調節精神,保持心情舒暢。

飲食養生:重在健脾利溼

俗話說:“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藥方”。姜性溫,屬於陽性藥物。立夏吃薑有助人體陽氣生髮,符合中醫“春夏養陽”的觀點。姜可解表祛寒、化痰止咳、健脾暖胃。

立夏後吃薑可緩解酷暑帶來的疲勞乏力、厭食失眠等症狀,同時,適量吃薑還可開胃健脾、增進食慾,防止肚腹受涼及感冒。蔥的藥用價值和生薑類似。因其含有揮發性蔥蒜辣素,由呼吸道、汗腺、泌尿道排出時,能輕微刺激這些管道壁的分泌而起到發汗、祛痰、利尿的作用。

立夏後人體陽氣漸趨於外,新陳代謝旺盛,汗出較多,氣隨津散,陽氣和津液易損。可少飲啤酒、葡萄酒等,暢通氣血、消暑解渴。除此之外,立夏後應適量食魚、瘦肉、蛋、奶和豆類及多吃水果蔬菜等,以補充蛋白質、補充維生素,均衡營養、促進消化。

此外,中醫認為,脾主溼,溼為夏季的主氣,加之夏季氣候炎熱,汗出增,消化液分泌減少,消化功能減退,會出現食慾不振、胃納呆滯現象,故夏季食補重在健脾利溼,開胃消食。藥粥療法,既可補充氣候炎熱丟失的水分,又可護養脾胃,寓藥於食,可謂一舉兩得。

炮姜白朮粥:炮姜6克,白朮15克,糯米30克,花椒、大料少許。將上述四藥布包,先煮20分鐘,納入糯米,煮至粥熟,去藥包服食,每日1劑。可溫中健脾,適用於脾胃虛寒所致的大便溏洩、脘腹脹滿、四肢無力等症。

蓮子粥:粳米250克,蓮子50克。將嫩蓮子發脹後,在水中用刷子擦去表層,抽去蓮心,沖洗乾淨後放入鍋內,加清水在火上煮爛熟,備用。將粳米淘洗乾淨,放入鍋中,加清水煮成薄粥,粥熟後摻入蓮子,攪勻,趁熱服用。空腹服或當飯吃。可清熱除煩、健脾澀腸、養心安神,適用於脾虛食少、便溏、乏力、腎虛尿頻、遺精、心虛失眠、健忘、心悸等症,可治夏熱心煩不眠,健脾止瀉。

山楂粥:山楂50克,粳米150克,砂糖適量。山楂炒至棕黃色,再用溫水將其浸泡片刻,煎取濃汁去渣,然後加入粳米和砂糖,同煮至粥濃稠時即可食用。可健脾消滯、化食散瘀,適用於食慾不振、大便溏薄、消化不良、貧血等症,也可用於高血壓、高脂血症、冠心病的輔助治療。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立夏!今年第一個養護陽氣的開關你打開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