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的“升降浮沉”是中藥功效性質的體現,是指在人體中的作用趨向。由於各種疾病在病機和證候上,常常表現出向上(如嘔吐、咳喘)、向下(如瀉利、崩漏、臟器下垂)、向外(自汗、盜汗)、或向內(外感表閉)等病勢趨向,因此,能夠針對病情,改善或消除這些病證的藥物,相對來說也就分別具有了升降浮沉的作用趨向。這些藥性的定義,都是源自於長期臨症觀察的結果。
與中藥的“四氣”“五味”一樣,升降浮沉的概念也是相對的。升和降相對,浮和沉相對,升是指上升,降是指下降,浮是表示發散,沉是表示有瀉下的作用。如按照功效來定義:
一般具有昇陽發表、祛風散寒、湧吐、開竅等功效的藥物,都能上行向外,藥性都是升浮的;而具有瀉下、清熱、利尿滲溼、重鎮安神、潛陽熄風、消導積滯、降逆、收斂及止咳平喘等功效的藥物,則能下行向內,藥性都是沉降的。
但是,每種中藥並不是只能有一種藥性的方向性,有些特殊的中藥就具有“雙向”性,比如麻黃既能發汗,又可平喘、利水,因此,可以認為既能“升浮”,又可“沉降”;川芎的功效,可“上行頭目,下達血海”,也是能上能下。中藥之神奇,可見一斑。
中藥的“升降浮沉”藥性與“四氣”“五味”有著直接的關係。如升浮藥大多具有辛味和溫熱性;沉降藥大多具有酸、苦、鹹、澀味和寒涼性。所以李時珍言:“酸鹹無升,辛甘無降,寒無浮,熱無沉”。
此外,藥物的升降浮沉特性,也可以通過人工炮製後改變的。如經酒炒則性升,薑汁炒則能散,醋炒則能收,鹽水炒則下行。同時在方劑的配伍當中,還可以通過其他藥的作用,來監製某一藥的這種特性。如為防黃芪升提太過,可反佐枳殼,為防代赭石鎮氣之力太強,可反佐人蔘。中藥配伍之妙,亦可見一斑也。
總之,醫生不但要了解中藥的藥性,還要學會駕馭這些藥性。正所謂:治病如打仗,用藥如用兵。而醫生就是指揮千軍萬馬的統帥。
中藥的歸經,就是擅長治療人體的哪個部位疾病,或哪一經(用六經辨證理論定義)的疾病而言。如桔梗、杏仁能治胸悶、咳喘,所以歸肺經;全蠍能定抽出,所以歸肝經;硃砂能安神,所以歸心經等。
然而,歸經只是藥性的寬泛定義,並不能具體體現出藥物的功效特性,比如寒熱虛實。所以,臨症用藥時,中藥的“四氣”“五味”“升降浮沉”“歸經”等因素,都是要綜合考慮的。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在學習每味中藥的功效與用法之前,都要先了解“性味歸經”的原因了。
重複的堅持
不是愚蠢
就是偉大
亦或二者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