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元宵佳節,在我們北方就要吃元宵、南方的朋友們要吃湯圓了,我們姑且就把它們叫湯糰吧。
湯糰很美味,裡面的餡非常豐富,黑芝麻、紅玫瑰、白花生……還有外面包裹的胖胖糯米糰,但是呢,王大夫有點憂心,想要提醒你:這個東西吃起來真要講究,吃不對很傷脾胃。
每年元宵過後都會來一些吃元宵吃得胃脹、噯氣、反酸甚至是胃痛的患者,原因就是吃了一大碗湯糰。
為什麼會這樣?不是說糯米養胃對胃好嗎?怎麼反而吃出不舒服來呢?
糯米這麼用,可以健脾胃糯米,就是糯稻脫殼的米,南方叫糯米,我們北方大多就叫它江米。
我們中醫認為糯米甘、溫,入脾、胃、肺經,可以補中益氣、健脾。
《本草綱目》裡也寫到,糯米很適合脾胃虛寒的人吃,能夠“止虛寒洩痢,縮小便,收自汗”,也就是說能改善腹瀉、小便清長、多汗等症狀。
那為何還有人吃糯米吃出“胃脹、噯氣、反酸”呢?
主要是吃法不一樣,中醫用糯米調理脾胃虛寒,用的多是經過煎炒、研磨的糯米粉,配伍其他中藥材煎湯使用。
而糯米糰是把糯米反覆揉捏敲打,再加上高油、高糖製成的,會變得粘膩、難以克化,給我們的脾胃增添負擔。尤其是老年人和3歲以下的小孩子,消化能力差,吃了更容易出現不舒服的感覺。
特別提醒以下5類人,吃湯圓做到“兩早一少”1. 經常腹脹、打嗝、噯氣的脾胃虛弱者;
2. 常口氣酸臭,容易積食的小孩子;
3. 溼熱體質、痰火偏盛、舌苔黃膩的人;
4. 病後虛弱,處於康復期的人;
5. 糖尿病患者。
如果你忍不住,真的很想吃的話,請記住兩“早”和一“少”。
“早”有兩層意思,其一就是在一天中,早點吃,不要等到晚上快睡覺了再去吃湯糰,尤其不要把它當宵夜,這會讓你晚上胃腸運化更加困難,影響你的睡眠,坐臥不安。
另一層意思呢,就是煮好了早點吃,趁著它還溫熱的時候吃,這個時候的湯糰口感好,咬下去一嘴汁,而且還相對來說更容易消化一些。如果等它涼了再吃,會更加的黏膩,連裡面的餡都成一坨一坨的,難以咀嚼、吞嚥和克化,口感也會非常的差。
另外還要記住“少”。這個少就很好理解了,就是少吃點,吃一兩個就行了,當做配餐吃,別吃太多,千萬不敢吃紮紮實實的一大碗,否則吃一頓飽三天,對腸胃很不好。
如果你已經有了消化不良的感覺,可以用“焦三仙”即焦麥芽、焦山楂、焦神曲煮水喝,許多藥房裡配的都有,可以消食、促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