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
《素問·宣明五氣篇》:“五精所並:精氣並於心則喜,並於肺則悲,並於肝則憂,並於脾則畏,並於腎則恐。”“五精”,即五臟所藏之精氣,是五臟進行正常生理活動的基本物質,也是與五臟相關的組織器官及精神活動的營養保證。
應用領域1、五精的生理
五臟之精,源於《素問·上古天真論》“五臟六腑之精”一詞,簡稱“髒精”,是指五臟所藏的有濡養、滋潤和支撐本髒及其所屬的六腑、形體、官竅等作用的液態精華物質,包括先天稟賦之精和後天水谷之精。先天之精與後天之精合化為一身之精,一身之精分藏於五臟,則為五臟之精。五臟之精有濡養和滋潤作用,五臟及其所屬的六腑、形體、官竅,主要依靠其所藏之精的濡養而能發揮其生理功能。五臟之精的存在形式不同,如心精、肝精可以與心血、肝血相融合的形式貯存於心、肝之內。如《素問·經脈別論》有“濁氣歸心,淫精於脈”、“食氣入胃,散精於肝”之論。肺所藏之精稱為肺精。肺精主要由脾轉輸至肺的水谷之精的輕清部分組成,依靠肺氣的宣發與肅降作用,上濡頭面諸竅,外“輸精於皮毛”(《素問·經脈別論》)。脾所藏之精稱為脾精。脾精是脾功能活動的物質基礎。因飲食水谷之精華皆由脾吸收和轉輸,故脾精實為水谷之精。脾精輸布到其他四髒,化為該髒之精,故有“脾主為胃行其津液”(《素問·厥論》)、“中央土以灌四傍”(《素問·玉機真藏論》)、“脾氣散精,上歸於肺”(《素問·脈要精微論》)之說。腎所藏之精,稱為腎精。腎精由稟受於父母的先天之精,加之部分輸於腎的水谷之精的充養而生成。
2、五精的病理
五精病理即為“五精所並”,出自《素問·宣明五氣篇》。“並”,《說文》雲:“並,相從也。”《詞海》釋為“合”,故“並”有相從、聚合、匯合之意。對“五精所並”的發生原因,原文有明確闡述:“虛而相併者也”,即五臟精氣的虛弱是精氣“並”(聚合)的先決條件。具體地說,五臟中若有某一髒精氣虛弱,則機體會調動其他部位(五臟以外)的精氣匯聚於此髒。這是由於五臟的功能活動對於整個人體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因五臟精氣不足而導致五臟功能衰退,則人的生命活動就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因而一旦某髒精氣不足,人體就會調動其他部位的精氣彙集聚合於此髒,以保證和維持此髒生理活動的正常進行。這實際上是機體的一種保護性反應,也是“五精所並”的實質所在。
某髒精氣虛弱時,其他部位的精氣反應性地聚合於此髒,則與五臟相關的組織器官及精神活動的榮養就難得到保證,就會產生種種的病變。
(1)精氣並於腎則恐
《靈樞·本神》曰:“腎藏精,精舍志。”志者,張景嶽《類經》注曰:“意之所存,謂意已決而卓有所立者,曰志。”腎精足,則腦髓充而志強,就能決斷而處事,且付之於行動;若腎的精氣虛弱,精氣並於腎,則“志”失精養而虛弱,常見意念不定,遇事害怕,不能決斷處事,概稱為“恐”。所以說“精氣並於腎則恐”。
(2)精氣並於肺則悲
《素問·靈蘭秘典論》曰:“肺者,相傅之官,治節出焉。”肺主氣,能輔助心君主血主神。肺的精氣充足,心主血主神的功能也能得助而正常,則氣血通利,神和志達,而有“喜”的神態;若肺的精氣虛弱,精氣皆並於肺,則心君失於輔助,易引起心氣虛弱。《靈樞·本神》曰:“心氣虛則悲”,悲乃心“不能喜”的神態。這就是“精氣並於肺則悲”的緣由所在。
(3)精氣並於肝則憂
《素問·靈蘭秘典論》曰:“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肝為剛髒,又主疏洩升發,故具將軍之性而出謀慮。如肝的精氣不足,精氣並於肝之本髒,則肝所主之神失於榮養,不僅不會有將軍之剛性及謀慮之產生,且常憂鬱寡言,愁悶不解。此即“精氣並於肝則憂”之理。
(4)精氣並於脾則畏
《靈樞·本神》曰:“脾藏營,營舍意。”又《素問遺篇刺法論》雲:“脾為諫議之官,知周出焉。”脾為精氣營血生化之源,脾強則“意”有所養,使人善思強記,能諫議人事,明智周詳。若脾的精氣不足,精氣遂並於脾,則“意”失於營,就會出現記憶減退、不耐思考、不能諫議、遇事畏難不前的異常神態。此即“精氣並於脾則畏”之意。
(5)精氣並於心則喜
《靈樞·本神》曰:“心藏脈,脈舍神。”心主神,心的精氣充足,則心能主血主神,神和志達而有正常之“喜”。若心的精氣不足,精氣皆並於心,則神失所養,也會出現情志的異常,如“心氣虛則悲”(《靈樞·本神》),即是表現之一。臨床中也可見到“喜”,那就是喜笑無常,多出現在癲狂之病中;此病也有因心氣虛、心陽虛所致者,如《素問·腹中論》曰:“石之則陽氣虛,虛則狂。”《靈樞·通天》亦云:“陽重脫者易狂。”悲與喜皆可因心的精氣虛所致,只是前者往往較輕,後者似更嚴重。
參考文獻1、李經緯、餘瀛鰲、蔡景峰、張志斌、區永欣、鄧鐵濤、歐明.《中醫大辭典》:人民衛生出版社,1995年
2、孫廣仁.《中醫基礎理論》: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2年
3、王長榮,《內經》“五精所並”新識,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1999年9月第22卷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