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粟米,中藥名。為禾本科植物粱或粟的種仁。其儲存陳久者名陳粟米、粢。

粟米別名白粱粟、粢米、粟谷、小米、白粱粟、粢米、粟谷、小米、硬粟、秈粟、穀子、寒粟、黃粟、稞子等。粟米味甘鹹、性涼;陳粟米味苦、性寒,歸胃經。

富含蛋白質、維生素、鈣、鐵、錳、鋅、膳食纖維等營養成分,具有和中,益腎,除熱,解毒之功效。

粟五穀之一也。

《周禮·天官·疾醫》:"以五味、五穀、五藥養其病。" 鄭玄 注:"五穀,麻、黍、稷、麥、豆也。"

《孟子·滕文公上》:"樹藝五穀,五穀熟而民人育。" 趙歧 注:"五穀謂稻、黍、稷、麥、菽也。"

《楚辭·大招》:"五穀六仞。" 王逸注:"五穀,稻、稷、麥、豆、麻也。"

《素問·藏氣法時論》:"五穀為養。" 王冰 注:"謂粳米、小豆、麥、大豆、黃黍也。"

《尚書》栽培植物中的粱,與粟為同種。

李時珍謂:"粱即粟也,大而毛長者為樑,細而毛短者為粟。"參見"青粱米"、"黃檗米"、"白樑米"各條。

粟米能益脾胃、養腎氣、除煩熱、利小便。

《別錄》:"主養腎氣,去胃脾中熱,益氣。陳粟米:主胃熱,消渴,利小便。"

《滇南本草》:"主滋陰,養腎氣,健脾胃,暖中。治反胃,小兒肝蟲,或霍亂吐瀉,肚疼痢疾,水瀉不止。"《綱目》:"煮粥食益丹田,補虛損,開腸胃。"

《別錄》:"味鹹,微寒,無毒。陳粟米:味苦。"《陸川本草》:"甘,平。",歸腎;脾;胃經 。

《本草求真》:"專入腎,兼入脾、胃。"《本草撮要》:"入手足太陰、少陰經。"

慄米的吃法靈活多樣,可以熬粥、做飯、煨湯、做羹、麵點、包粽子、做年糕、釀酒、制罐頭、粟米油等。

粟米雖然能夠補養腎氣,去除脾胃中熱,通調腸胃補中益氣;粟米油雖然可降低血中膽固醇並軟化動脈血管,是動脈硬化症、冠心病、高血壓、脂肪肝、肥胖症患者和老人理想的食用油之一,粟米可以促進體內腸道的消化和內分泌活動,有利於身體健康,但也不能食用過多,以免引起身體不適。粟米油也是油,產生的熱量與其他食用油一樣,也不宜過食或偏食。

補益腎氣的粟米更因功能特別,更應與其他食材合理搭配,方顯功效。

粟米雖然有的補益腎氣的作用,但由於粟米性稍偏涼,不宜過多食用或一次攝入過多,氣滯者、體質偏虛寒、小便清長者更宜酌情慎食、少食或忌食。

注:《日用本草》:"與杏仁同食,令人吐瀉。"。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中老年人需要預防哪些疾病?醫生:這4種老人病不得不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