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為女性,39歲,2019年因突發急性腹痛,不幸確診十二指腸癌肝轉移。後不得不放棄工作,四處求醫。
2019年因突發急性腹痛,不幸確診十二指腸癌肝轉移
CT顯示肝左內葉類圓形短T1長T2訊號,大小約4.7cm×3.5cm,肝實質多發大小不等結節、類圓形及團塊狀混雜訊號,以長T1短T2訊號為主,較大者位於肝右葉, 病灶內夾雜結節狀短T 1訊號, DWI序列彌散明顯不均勻受限, ADC序列呈混雜低訊號, 大小約8.7cm×8.4cm。左上腹部腸繫膜間隙類圓形混雜訊號, 以長T 1等短T 2訊號為主, DWI序列彌散明顯受限, ADC序列呈低訊號,大小約6.2cm×5.1cm。患者原發病灶在十二指腸,周圍被腸繫膜包裹,肝臟多發轉移病灶,已失去手術機會。
肝臟多發轉移病灶
目前腸癌肝轉移的患者,常規的治療方案以放化療為主,以延長患者生存時間,但是由於副作用很大,很多患者難以耐受,很多患者無法完成全部治療計劃。
十二指腸原發病灶
這位患者後來我院,採用緩釋庫(超微創瘤內化學與免疫治療),緩釋庫治療方案可以理解為:在CT或者B超引導下,把高濃度的化療藥物、免疫佐劑、緩釋劑直接注射到腫瘤組織裡。形成一個藥物倉庫,緩慢釋放。透過把腫瘤區域性(1)藥物濃度、(2)作用時間:都提高几倍甚至幾十倍以上,來產生作用。配合免疫佐劑,產生特定抗癌免疫,抑制復發和轉移。藥物只在腫瘤內部作用,很少經過血液迴圈流到全身,副作用極小。
患者完成一個療程治療後,患者各種不適症狀減輕,後患者去外院複查,PET-CT下顯示所有病灶壞死,應該說,取得了很滿意的治療效果。
目前患者定期複查中,已恢復工作、生活。
目前十二指腸癌的危險因素尚不明確,其早期症狀也不是很明顯,多數和遺傳有關,這名患者比較典型,其外祖母曾罹患十二指腸癌,其家中有多名成員有癌症病史。這就提醒人們,家裡有癌症家族史的在35歲之後應定期體檢,重點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