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臟好比人體化工廠,人體各種營養物質的轉化合成都由肝臟完成,各種各樣的毒素都要經過肝臟來排解,酒精進入人體後,會在胃腸道被吸收進血液,隨著血液的流動,5%的乙醇會進入肺,然後跟著撥出的氣體排出體外,5%的乙醇會進入腎,然後隨著尿液去了馬桶,剩下90%的乙醇,通通都去了肝臟。酒的度數,代表的是酒精的含量,也就是乙醇的含量。
酒精進入肝臟後,肝臟會用各種酶、蛋白質與其發生反應,這個過程就是我們所言的“解酒”的過程。經過一系列化學反應,產生乙醛!乙醛有個特點,只要見到蛋白質,它就會撲上去,並強行結合成新的物質:乙醛蛋白加合物!人的肝臟中,有一種“脂肪搬運工”——極低密度脂蛋白。它能夠把肝臟中的脂肪“運走”並分泌到血液中去,從而降低脂肪肝的發生機率。乙醛強行結合後,蛋白質家族就會減員,脂肪就會積壓在肝細胞內,酒精性脂肪肝就形成了。
酒精肝不但影響蛋白質和維生素的合成吸收(營養不良),而營養不良又成為肝細胞進一步損害的繼發性因素,相互影響最終導致肝細胞的脂肪浸潤、炎症、壞死,肝硬化的發生。如果任其發展,肝纖維化、肝硬化的出現是必然的。
酒精肝對肝臟的損害有三個階段:
一期損害是酒精性脂肪肝,飲酒的量越多,時間越長,肝臟的脂肪性變就越嚴重。每日飲酒比間斷飲酒危害性大,一次大量飲酒比一日分次小量飲酒的危害性大。據統計,慢性嗜酒者近60%會發生脂肪肝。
二期損害是發展為酒精性肝炎,炎症會使肝臟的損害加劇。
三期損害則是導致酒精性肝硬化,發展到肝硬化時,對肝臟的損害已經是不可逆轉了。
不得已要喝酒,如何減少對肝臟的損傷?
喝酒前多吃富含澱粉、高蛋白食物
很多人會在喝酒前吃解酒藥,其實解酒藥只能緩解酒後不適,並不能減少對肝臟的損傷。靠飲食,則能降低損傷。首先,喝酒前要吃富含澱粉和高蛋白的食物墊墊底,但千萬不要吃臘肉、鹹魚等,它會與酒精發生反應,更傷肝臟。
多喝白開水
酒精攝入量
如何計算自己的喝酒量是否合適呢?無論哪一種酒,適度飲酒量都是以酒精攝入量為準。正常情況下,男性每日攝入的純酒精量應不超過20克,而中國現行的安全飲用標準是日酒精攝入量不超過15克,女性攝入量則更少一些。飲酒量×酒精濃度×0.8=酒精攝入量。
選擇低度酒
通常,在同等量下,高度酒對肝臟等器官的損傷要大於低度酒,世界上蒸餾酒的酒度一般多在40%vol左右,因此在酒席上最好選擇低度酒。
白酒和黃酒溫著喝傷害更小
在燙熱過程中,甲醇、醛、醚類等有機化合物,會隨著溫度升高而揮發掉,同時乙醇也會揮發一些,使酒的濃度稍有降低,從而減輕對肝臟的傷害。
醉酒後喝蜂蜜水
醉酒後,可以喝點蜂蜜水、果汁、番茄汁或芹菜汁,或吃點新鮮葡萄。將酒吐出去的方法也可行。先喝點白開水或醋水,然後用筷子刺激咽部,使一部分酒精吐出,也能減少對身體的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