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食用過量富含飽和脂肪的食物可能會對血漿膽固醇水平產生不利影響,升高的血漿膽固醇濃度,特別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與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有強烈而一致的聯絡。
以至於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飽和脂肪成了過街老鼠,人人喊打。近年來,似乎有聲音開始為飽和脂肪“平反”。飽和脂肪到底能不能吃?會不會對心血管產生不利的影響?
這些問題在中國有著非常現實的意義。
豬肉已經成為中國人飲食中飽和脂肪的代名詞,除了精肉和裡脊部分,其他部位飽和脂肪的含量都不低,我們不僅喜歡吃豬肉,用豬油炒菜也格外香。我們都知道,橄欖油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被認為是十分健康的油。
但,你可能想不到,一勺橄欖油的飽和脂肪含量甚至超過了100克的豬肉(腰部)。
一勺橄欖油的飽和脂肪含量超過了100克的豬肉(腰部)
問題來了,大多數中國家庭很少食用橄欖油,但很少有家庭不吃豬肉。
2010年,Siri-Tarino等人納入21項有關飽和脂肪與心血管疾病風險影響的佇列研究,共涉及347747名受試者,年齡範圍覆蓋30到80歲之間,進行綜合性和標準化的評判。在對其他混雜因素進行調整後,結果表明:沒有足夠的證據支援飲食中飽和脂肪的攝入量與冠心病、心血管疾病以及卒中的發生有關。
更令人驚訝的是,適度地提高脂肪攝入量或許對身體有益。2017年,釋出在《柳葉刀》上的一項研究對來自18個國家35-70歲受試者的飲食和健康狀態進行跟蹤隨訪,結果顯示:總脂肪、飽和脂肪和不飽和脂肪與心肌梗死或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風險沒有顯著相關性。更令人吃驚的是,飽和脂肪的攝入量甚至和中風的發生風險存在負相關。
這麼說來,我們是不是就可以大口吃肉啦?
當然,不是!
這一結論是有限定條件的,整體來看,在該項研究中,受試者攝入的脂肪供能比(脂肪提供的能量佔總攝入能量)為23.5%,離我們推薦範圍的上限30%還有很大一段距離。其中,飽和脂肪的供能比為8%,也並未達到上限10%。可見,在推薦的攝入範圍內適當提高或許是該結論的一個關鍵的前提。
成人的世界不是非黑即白,食物也是這樣。豬本身沒有錯,是因為人類的貪慾讓它們揹負了罵名。
參考文獻:
1、 Law, M.R., Wald, N.J., Thompson, S.G. (1994). By how much and how quickly does reduction in serum cholesterol concentration lower risk of ischaemic heart disease? BMJ. 308: 367.】
2、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ARS. Pork, fresh, enhanced, loin, top loin(chops), boneless, separable lean and fat, raw, 2013.
3、 Siri-Tarino, P.W., Sun, Q., Hu, F.B., Krauss, R.M. (2010) Meta-analysis of prospective cohort studies evaluating the association of saturated fat with cardiovascular http://disease.Am J Clin Nutr. 91:535-46
4、 Associations of fats and carbohydrate intake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mortality in 18 countries from five continents (PURE):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J]. The Lancet, 2017:S0140673617322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