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水間隔時間最好別超過2小時,很多人都不明白為何,不妨了解下
人體任何形式的生命活動都需要水的參與,水是生命活動基礎,有“生命之源”之稱。一個成年人每天需要消耗3000毫升左右的水分。除了從食物中獲取一部分水分之外,一般還需要額外喝水1500—2000毫升。當然這與一個人的飲食習慣,以及從事的工種也有關。通常從事體力勞動或者是體育事業的人,耗水量最大;而從事腦力勞動的人耗水較少。
此外,還與氣候條件以及個人的腎功能也有一定關係。一般而言,在炎熱的季節,耗水較多,需要補充更多的水分。腎功能比較弱的人,腎小管吸收水分功能比較低,形成尿液較多,耗水量也會較大些。因此,即使是同齡人之間,每個人對水的需求也不盡相同,同一個人呢在不同季節,從事不同的工種時,對水的需求也不同。
隔多久喝一次水為好?
在生活中,有很多人基本上都是要等到口渴了才會想到喝水,而且每次喝水會喝很多,事實上這是不合理的。一方面是因為,當人體感覺到口渴的時候,表示身體已經出現比較嚴重的缺水現象,對人體各部分功能已經造成了不良的影響,甚至有些時候會感覺到心慌,血液黏稠,影響流動性,對肝、腎以及膀胱等功都會造成影響。
此外,人體喝水之後,一般在幾分鐘內水分就可以進入到血液當中,流向全身。如果一次性喝大量的水分,血液中的水分就會增加。一般在2小時內,幾乎全部的水分都會流經腎臟。血液中的水分經過腎小球的過濾成為原尿,進入腎小管。一般情況下,腎小管會將80%以上的水分進行吸收利用,只有一少部分水分攜帶大量的代謝廢物流向膀胱成為尿液排出。如果血液中的水分較多,或者是腎功能下降,形成的尿液就會比較多,身體就會流失大量的水分。
所以,喝水是比較忌諱口渴了再喝,以及一次性喝大量的水分。容易造成血液中水分失衡,不利於腎臟規律的泌尿。所以要注意分多次飲用,每次不要喝太多。
一般而言,喝水的間隔時間最長不宜超過2小時。原因是2小時過後,人體全身的水分都會流經腎臟完成一次水迴圈,就會有大量的水分形成尿液排出,當然大部分水分會被從新吸收。因此,這個時候或許還不會感覺到口渴,事實上人體已經耗損了大量的水分,就需要通過喝水來補充,保持血液中水分的平衡。
水分除了通過尿液的形式耗損之外,還會通過汗腺、呼吸道等方式耗損。尤其是在天氣比較炎熱的季節,或者是從事體力勞動者,會發現尿液會比較少,而出汗較多。如此,水分耗損就會更快,甚至有些時候你會發現,剛喝進去的水分,沒過多久就滿身大汗。尤其是吃飯喝熱湯的時候,通常都是滿身大汗。因此,喝水就沒有具體的間隔時間,尤其是在夏天喝熱水,一般是隨時都要準備喝水。此外,在天氣乾燥的季節,大量水分會通過呼吸道耗損,所以也需要隨時喝水。
總而言之,人體除了晚上不需要隨時喝水之外,白天都需要養成隨時喝水的習慣。即使沒有感覺到口渴,那麼間隔時間最長也不宜超過2個小時。除了早上起床的時候,以及晚上睡覺前可以喝稍微多些,以滿足人體在夜間的需求。其他時間,不宜一次性喝太多。當然,也可以通過喝些清茶,幫助自己養成更好的飲水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