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導讀古人云:“見痰不治痰,見血不治血,識得箇中趣,方為醫中傑”,見病治病,易落於下乘,中醫治病講究辨證論治,明辨氣機升降失常,有的放矢才能取得真效,本文講述為醫善治痰者,必善治氣而避治痰,補氣、化氣、理氣、降氣,灼見真知,明例示範。

痰由多種原因而致,但總責之臟腑功能失調,氣機升降失常。所以治痰以治氣為先,從補氣、化氣、理氣、降氣四著手,常可獲較好的療效,臨證中諸多驗案都說明了此理。

《丹溪心法》雲:

“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氣。氣順則一身之津液亦隨氣而順矣。”

這裡指出了理氣化痰的重要意義。我們在臨證中遇到很多病證與痰有關,所以“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氣”,也就是說,治氣是治療痰證的關鍵一環。

痰與氣關係密切

痰是人體內的一種病理性產物,亦是一種致病物質,諸多疑難雜症每責之於痰,故有“怪病責之於痰”,“百病皆由痰作祟”之說。《類證治裁》雲:

“飲唯停蓄腸胃,痰則隨氣升降,遍身皆到,在肺則咳,在胃則嘔,在心則悸,在頭則眩,……變幻百端,昔人所謂怪病多屬痰,暴病多屬火也。”

此處較詳細地指出了痰飲隨氣升降引起的諸多病症。其中治氣一法,筆者以為能保持或恢復機體正常的氣化功能,令全身之津液輸布正常,是治痰的重要原則。

痰由多種原因而致,但隨氣病而生者較多。在人體中,氣屬功能活動,痰乃水津所化。在正常情況下,

“飲入於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津四布,五經並行,合於四時五臟陰陽,揆度以為常矣”。

若臟腑功能失調,水津不布,必致津液停蓄而生痰。如肺氣失宣,水不佈散,則氣壅為痰;肝氣鬱結,疏洩失職,則氣滯成痰;脾失運化,水不轉輸,則水溼停聚,凝而成痰;腎氣虛衰,蒸化失職,則水泛為痰;三焦壅滯,氣化失司,則氣結生痰。《雜病廣要》雲:

“人之一身,無非血氣周流,痰亦隨之。夫痰者,津液之異也,流行於上,則為痰飲。散周於下者,則為津液,其所以使之流行上下者,亦氣使之然耳。大抵氣滯則痰壅,氣行則痰行。”

又云

“人之氣道貴乎順,順則津液流通,決無痰飲之患,一失其宜則氣道壅塞,停飲聚於膈上,結而成痰。”

可見痰的產生無不與氣有關。

氣病可生痰,痰亦可阻氣,兩者互為因果。如肺炎喘嗽患者,由於外邪襲肺,肺氣失宣,津液不能敷布,停積為痰,而見咳喘,喉中痰鳴。若痰濁未能及時排除和消散,必內留於肺,遏阻肺氣,令壅者愈壅,如此迴圈,促使喘咳痰鳴加重。由是觀之,治痰治氣尚有非常重要的臨床意義。

治痰以治氣為先

臨證中諸多驗案說明,治痰治氣從補氣、化氣、理氣、降氣四個方面著手,可獲比較好的療效。

即扶助正氣,增強機體抗病能力,亦屬治本之法。因痰隨氣行,亦隨氣化,氣足則津化,氣衰則津停,因而成痰。在臨床上若屬正氣不足而兼痰者,每於化痰之中少佐以補氣之品,可促使痰液的順利排除。補氣包括補脾氣、補肺氣二法。

補脾氣

肺主氣而布津液,若肺氣虛哀,不能佈散津液,則必生痰濁,治宜補肺氣以祛痰涎,如生薑甘草湯中取人參、甘草補益肺氣,令其排痰有力。脾主運化,為生痰之源。

補肺氣

若脾氣虛弱,運化無力,必致痰濁內生而見短氣乏力,脘悶痰多,便溏之症,治宜健脾補氣以祛痰涎,如六君子湯中取人參、白朮、茯苓,增強脾胃運化功能以杜絕生痰之源,故有“脾胃健運自無痰”之說。

即溫化陽氣。此法屬治本之法,其能使體內外陽氣升發,促進氣機通暢,令全身的氣化功能復常。體內陽氣不振,水津不化,必內停為痰,故治必以化氣為先,化氣包括溫脾氣、暖腎氣二法

溫脾氣

溫脾氣者,苓桂術甘湯、理氣化痰丸是也。二方桂枝、乾薑能暖脾胃之氣,協助氣化,令脾胃溫運功能復常。痰飲其標在肺,其制在脾,其本在腎。

暖腎氣

若腎氣虛衰,水不歸源,泛而為痰,治當宗仲景“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的方法,以《金匱》腎氣丸溫暖腎氣,方中附桂具有生少火而化氣行水的作用,此乃“烈日一照,陰霾自散”是也。

即通暢氣機。此法有利於使機體氣機壅滯的症狀改善,令痰濁自動隨氣的執行而消散和排除。理氣包括宣肺氣、理脾氣、疏肝氣等法。

宣肺氣

肺氣主宣,宜通不宜壅,壅則肺氣鬱而生痰。倘若肺氣不宣、痰濁內阻,見咳嗽痰多,胸膈脹滿之症,宜選桔梗枳殼湯(《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合二陳湯宣肺理氣以祛痰,旨取枳殼、桔梗、陳皮宣通肺氣,促使肺主氣和主治節、通調水道的功能正常發揮,以保持全身的氣化功能正常。

理脾氣

脾主升運而化精微。若脾胃氣滯,升運失調,精微不行,留而化痰,致脘悶痰多,頭重身困,可以順氣化痰湯(《時病論》)、平陳湯(《湯頭歌訣白話解》)等理氣健脾以消痰。其中蒼朮、陳皮、厚朴、木香等能調暢脾胃氣機,令其升降復常,精微運化。

疏肝氣

肝主疏洩而惡抑鬱,鬱則氣機不通,水津必隨氣結而為痰。若見脘脅脹悶痰多,或身起痰核等症,宜選越鞠丸、二陳湯加柴胡、鬱金或加香附、白芥子等疏理氣以祛痰,方以柴胡、鬱金、香附疏肝解鬱、調暢氣機,促使痰的消散,此所謂“氣順則痰自消”。

是引痰下行的一種治療方法。因“痰之為物,隨氣而行,無處不到”。若氣機上逆,往往痰隨氣上而為病。故凡痰在上部的病變可用降氣祛痰法治之。降氣包括降肝氣、降肺氣、降胃氣等法

降肝氣

若肝鬱侮肺,氣機不利,津聚成痰,痰搏氣結,逆於咽喉,見咽中如有炙臠,吞之不下,咯之不出之症,可投香蘇散合半夏厚朴湯加旋覆花、代赭石等理氣宣肺、降逆祛痰,旨在痰隨氣降。

降肺氣

肺主宣肅而通調水道,若素有留飲,聚胃關肺,阻礙肺氣下降,見上氣喘逆,胸痞痰多等症,宜以蘇子降氣湯、三子養親湯治之,取蘇子、萊菔子降肺氣以強攻涎。

降胃氣

胃氣主降,若中焦痰盛,痰隨胃氣上逆而致眩暈嘔吐,痰涎清稀,宜選小半夏加茯苓湯合澤瀉湯,以降逆和胃以祛痰。

臨證中,氣病生痰有虛實寒熱之分,虛則溼運無力,津聚成痰,實則氣機壅滯,津停為痰,

“苟氣失其清肅而過於熱,則津液受邪火煎熬,轉為稠濁,或氣失其溫和而過於寒,則津液因寒積滯,漸至凝結,斯成痰矣”。

因此在治療的同時,還須按辨證論治的原則,求氣之虛實寒熱而治之。總之,治痰宜以治氣為先,在治氣的同時,還須依據痰的性質,選擇合適的方藥。若治痰與治氣二者配伍得當,方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總之,古今醫家皆重視痰飲治本的問題,意識到攻伐雖有一時之效,但也流弊不少,何況一旦濫用,正氣削弱,難以恢復,患者因此而不起。《臨證指南醫案》指出:

“古人不究標本,每著消痰之方,立消痰之論甚多。後人遵其法而用之,治之不驗,遂有稱痰為怪病者矣。不知痰乃病之標,非病之本也。善治者治其所以生痰之源,則不消痰而痰自無矣。”

行氣、理氣應視為治痰的基礎,如嚴用和指出:

“人之氣道貴乎順,順則津液流通,決無痰飲之患。”

所以朱丹溪指出:

“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氣,氣順則一身之津液亦隨氣而順矣。”

其中“不治痰而治氣”一語,實為治痰之妙諦。

10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每日醫藥——桔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