溼氣是萬病之源,都知道紅豆薏米水不僅去溼氣,還能美容養顏、對抗肥胖。夏天到了,又改喝起來了,可一旦煮錯就麻煩了,溼氣只會越來越重...
服用不少紅豆薏米,溼氣還很重?
誤區一:紅豆錯了紅豆薏米祛溼氣,其中的“紅豆”指的是“赤小豆”。
赤小豆和紅豆,很多人都不知道它們之間的區別。其實這兩種豆子是很好區分的。
從外形來看,赤小豆是扁身的,而紅豆是圓身。從口感來說,赤小豆質地堅硬,難以煮爛,紅豆則更軟,容易出沙,口感綿密。
而從功效來說的話,那區別可就大了。
赤小豆
有的人又叫它紅豆、紅小豆等。在中醫學中,赤小豆有健脾益氣、利水除溼、解毒排膿的功效小。能幫助我們滋養脾胃,是一款不可多得的滋養性食療佳品。對脾虛溼盛、水腫脹滿、肢體重困的患者來說,療效是非常好的。因此,經常吃的話可以清血、消除內臟疲勞,對心臟病和腎臟病都特別有益。
紅豆
又名相思豆等,這種豆類由於品性的原因一般都生長在熱帶地區。中醫認為,紅豆味辛、苦、平,不僅能清熱解毒,祛痰殺蟲,還能補陰血、疏風清熱、燥溼止癢、潤膚養顏。功效非常多,尤其適用於瘡癰腫痛,腮腺炎患者。
紅豆不能祛溼,吃多了反而會敗血,因此一定要用細長的赤小豆煮水,才能達到祛溼效果。
誤區二:薏米錯了薏米雖然可以祛溼,但是寒性較大,直接煮水容易傷害脾,脾虛反而會加重寒氣,因此可以將薏米炒一下,大大減少寒性。
誤區三:煮法錯了很多人直接用赤小豆和薏米煮水,由於兩者質地較硬,很難煮爛。所以在煮之前可以用熱水浸泡一小時,這樣更易煮爛,營養更易被人體吸收。
誤區四:祛溼不健脾脾虛,運化水汽的能力降低,體內溼氣便加重,溼氣過多,又會加重脾的負擔,引起惡性迴圈。
好了,這下知道怎麼才是正確喝紅豆薏米水的方法來吧!夏天到了,想要祛溼的朋友趕快煮起來吧!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