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僅供學習、參考,不能替代醫囑和處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劑,必須在中醫師當面辨證指導下來借鑑、應用,切勿盲目嘗試!)
本文理論依據:《中醫方劑學》
你好,我是中醫人,文君然。
這幾天,一直有讀者朋友在後臺問我,為什麼牙齦總有出血的現象。
我覺得,這個事兒,偶爾出現,不算什麼。如果總出現,首先得考慮牙齦的慢性炎症。慢性牙齦病在牙齦出血的因由裡頭,佔了很大的比重。其他的,如腫瘤、糖尿病、肝腎功能異常、心血管病等全身性疾病,也可能導致這個現象。
文老師,是一箇中醫人。我更喜歡用中醫的視角給你談這個事兒。
我想說的,是腎陰虛所致的慢性牙齦出血。
我給你舉個例子。
話說有這麼一個女孩,年紀才14歲。她就是有牙齦出血的毛病,而且特別嚴重。血多的時候,可以流滿滿一酒杯,而且多年不愈,用了很多辦法都不見效。
與此同時,這個孩子月經量還特別少,頭暈目眩,臉紅煩躁,經期的時候腰痛明顯。
後來有人就建議,是不是可以看看中醫。中醫在調月經方面,還是很拿手的。而且,牙齦出血久治不愈,也算是疑難雜症了。說不定,中醫有辦法。
於是,就看中醫。刻診,見舌質淡紅,苔薄白,脈弦細,面赤煩躁,自述夜裡睡覺多夢、不安。
醫家開的什麼方子呢?我給您轉述一下——
北沙參、當歸身、炒川楝子各9克,鮮生地50克,枸杞子12克,荊芥炭9克,仙鶴草50克,生白芍12克,牛膝3克。
結果,這方子,用了4劑之後,牙齦不再出血,而且臉也不紅了。經期血量比以往有所增加,但是還沒有恢復到常態,患者自覺依然頭暈腰痛。
這時候,醫家去掉了川楝子、白芍、仙鶴草、荊芥炭、牛膝,而是增加了女貞子、墨旱蓮、益母草各24克,阿膠珠9克,茺蔚子15克。
結果,患者服用6劑以後,牙齦出血現象消失,月經正常,失眠安好,心態平穩。
這張醫案,曾經在1977年,被收錄在當時的醫案醫話專著裡頭。我早年跟師學習的時候,從師父的書房中偶爾看到,潛心記下,珍藏至今。
這裡頭的道理,說起來也不復雜。
這個小女孩的問題,在於腎陰不足,也就是腎陰虛。
怎麼知道的?你看,她脈象細,說明陰血虧虛,脈道不充。腰為腎之府。經期的時候腰痛,說明腎陰不足,腰部失養。腎陰不足,則有虛熱。虛熱上浮於面,所以臉紅。虛熱擾心,所以失眠不安。腎主骨生髓,腦為髓海。腎陰不足,髓海失養,所以頭暈目眩。另外,此人月經量過少,乃是肝腎陰血不足,經血乏源所致。
腎,主骨生髓。齒為骨之餘。我們的牙齦、牙根,要受腎精腎陰的滋養。腎陰虛,牙齦失養,虛熱迫血而行,所以我們就愛出血。
因此,從患者的口腔症狀,到月經異常,再到其他全身症候,我們可以清楚地判斷,患者問題在於腎陰不足。
實際上,由於腎陰不足導致的牙齒病,包括牙齦出血、牙痛、牙齒鬆動,這些現象往往在中年人,或者中老年人身上多見。畢竟,年齡到了,腎陰才不足。只不過,醫案中的女患者,年紀太小了,才14歲。這個就得考慮到天資、體質的問題了。中醫婦科臨床中,年輕女孩因為腎氣失調導致的月經病,不勝列舉,很多很多。
既然問題出在腎,那怎麼才能滋補腎陰,從而止血呢?醫案裡用的,其實是一貫煎的加減。
這個一貫煎,是一張老方子。它出自《續名醫類案》,基本組成就是北沙參、麥冬、當歸、生地、枸杞子、川楝子。它是一個典型的滋補肝腎,調理肝氣的方子。北沙參、麥冬、當歸、生地、枸杞子,這些都是滋補肝腎陰血的。川楝子,可以疏肝行氣。它是中醫常用的,治療肝腎陰虛的方劑之一。
上文醫案裡,醫家借用這個方子,用於滋補腎陰。只不過,去掉麥冬,加入了涼肝瀉熱的白芍,以及引血下行的牛膝,還有可以止血的仙鶴草、荊芥炭。其中,牛膝引血下行的作用,十分關鍵。它可以把飄在上頭的熱邪,引下來。
等到後來,患者止血了,臉也不紅了,就把清熱止血的東西去掉了,加入可以進一步滋補肝腎陰血的女貞子、旱蓮草、阿膠珠,以及可以調節月經的益母草和茺蔚子,最終起到全面的調理效果。
說起來,面對牙齦出血,有經驗的中醫師,往往會第一時間想到三重原因。一個是,腎陰虛,虛熱上浮。上文所述就是這個道理。第二個,是真正的胃熱上攻,陽明經有實熱,導致牙齦出血。這個在現實生活中也有。第三個,就是脾虛。脾主收攝。脾虛不能攝血,也會導致牙齦出血。這類人,牙齦不紅不腫,血色淡,伴隨疲乏、氣短、倦怠等現象。
這三個,綜合起來看,我覺得還是腎陰不足所致牙齦出血,更多見。尤其是人到中年以後,牙齦出血,牙齒鬆動,牙齒隱痛,伴隨心煩、失眠、腰痠腿軟、耳鳴盜汗等現象,更要對此提高警惕。我在臨床中,用滋補肝腎之陰的辦法應對,往往可以奏效,儘管談不上效如桴鼓(源於我的個人水平一般),但至少可以緩解症狀。
我把這個寫出來,供讀者朋友借鑑、參考吧。你透過我的文字,把這裡的道理搞清楚,就算是很大的收穫了。文中配伍和方藥,非專業讀者,必須在中醫師當面辨證指導下來借鑑、應用,切勿盲目照搬。文中有些藥材的用量,是相當大的,針對重症而設。更何況,有些人牙齦出血,原因複雜多變,並非如我所說的那麼簡單明瞭。
好了,就說這麼多吧。文老師感謝你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