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最需要補充什麼營養呢?我們國家的老齡化問題日益嚴重,中老年人越來越多,如何給老年人一個健康的身體?老人需要怎樣的營養補充?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一、鐵
我國各類人群平均貧血率為20.1%,老年人貧血率高於全國平均水平,且與缺鐵有一定關係。長時間的缺鐵會導致老人身體虛弱,抗病能力下降,腦部易出現疲勞,記憶力下降等問題。
最理想的鐵質補充物是富含血紅素鐵的肉和動物內臟,其中牛肉含有更多的鐵。此外,一些黑色食品如黑木耳,黑米,黑芝麻等也是很好的補鐵食物。需要注意的是,水果中富含維他命C能促進鐵的吸收,所以補鐵是肉類,穀物,水果最佳搭配。必須強調的是,貧血並不意味著一定缺鐵,也可能是慢性疾病或缺乏維生素B12、葉酸所致,所以首先要確定引起貧血的原因。
二、鋅
仔細觀察的孩子會發現,父母在年老時做的菜越來越鹹,這與老年人味覺衰退有關,而適當補充鋅能提高他們的味覺。日本大學醫學部的一項調查發現,60~65歲味覺紊亂的人有28%的血中含鋅量不足,而補鋅則使他們70%的症狀改善。所以,胃口差、食慾差的老年人可以去醫院檢查身體內鋅的含量,如果確實缺鋅要及時補充。在醫生的指導下,嚴重缺鋅可以口服含鋅藥物。
三、蛋白質
為了保持老人的生命活力,延緩衰老,必須提供足夠的蛋白質,特別要注意食物的用量和消化吸收率。蛋白營養狀況良好,也能增強老年人的抵抗力。
年長者應該多吃一些動物性食品,如肉、蛋、奶和豆製品,這些產品的蛋白質中含有豐富的氨基酸,且含量充足,比例適當,容易消化,適合年長者食用。根據我們國家的飲食情況,老年人對蛋白質的需求一般是每公斤體重1克,佔飲食總熱量的12%~14%,如果攝入過量,就會增加腎臟的負擔。
四、維生素
老人應該多吃富含維他命的食品,這對保持老人的健康,增強抵抗力,促進食慾,延緩衰老都有重要作用。食用新鮮色澤鮮豔的葉菜或水果,每日可食用部分粗糧;魚類、豆類和瘦肉可提供優質蛋白質和維生素B2等。
但根據我國人的飲食結構和飲食特點,有些維生素的攝入量難以達到標準,如維生素A、維生素B2等,可考慮在飲食之外,再補充一些維生素製劑。但是在補充維生素的時候要注意,對於脂溶性維生素,如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用量不要過多,以免引起不良反應。
五、鈣
鈣質不僅影響骨骼健康,而且在心血管、內分泌、神經和肌肉系統中起重要作用。老年人群對鈣的需求量很大,但調查表明,我國老年人群人均鈣攝入量僅500毫克左右,是建議攝入量的一半。長時間缺乏鈣質的老年人更易發生關節疼痛、身高變矮、食慾下降、失眠、多夢等症狀。所以老年人應定期監測骨骼密度,注意補鈣。
食品中,牛奶、酸奶、乳酪是公認的鈣質補充品,對乳糖不耐受者可選擇酸奶。其中,碳酸鈣等無機鈣效能價格比最高,氨基酸鈣、乳酸鈣、葡萄糖酸鈣等有機酸類鈣鹽的吸收率略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