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單穴功用】

內關,在前臂掌側,當曲澤與大陵的連線上,腕橫紋上2寸,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為手厥陰心包經腧穴。《靈樞·始終》雲:"陰溢為內關。內關不通,死不治。"按:症之內關者,即內格,亦即溢陰上犯症也。蓋以陰氣閉塞於內,不與外陽協調,致陰氣逆行上犯,而為胸中各病,本穴可以治之,故名內關。猶內藏之關隘也。本穴為心包絡經絡穴,別走少陽三焦,又為八脈交會穴之一,與陰維脈相通。具有清洩包絡、疏利三焦、寬胸理氣、和胃降逆、鎮靜止痛、寧心安神之功。用於治療心胸憋悶、疼痛(類似冠心病心絞痛)、心悸、怔忡,心動過速、心動過緩、呃逆、胃脘痛、噁心嘔吐、咳嗽氣喘、內傷諸症、痰火積塊、虛煩潮熱、虛脫暈厥、婦人髒躁、癲狂、癇證、熱病、肘臂疼痛。

厲兌,在第2趾末節外側,距趾甲角0.1寸(指寸),為足陽明胃經腧穴,乃本經脈氣所出,為井金穴。其穴猶居臨岸危之處,故曰厲,兌者口也,本穴與脾脈相通,脾又主口,其穴主治口疾,故名厲兌。本穴具有疏洩陽明之邪熱、清胃瀉火、醒神開竅、通經活絡、回陽救逆之功。用於治療顏面浮腫、口喎、口噤、鼻衄、牙痛、胸腹脹滿、發熱、熱厥、多夢、癲狂、足脛寒冷。

【伍用功能】

內關為手厥陰心包經腧穴、絡穴,別走手少陽三焦,又為八脈交會穴之一,與陰維脈相通,有清洩心包絡,疏利三焦,寬胸理氣,和胃降逆,鎮靜止痛,寧心安神之功;

厲兌為足陽胃經井穴,又為胃經子穴(胃為陽土,厲兌屬金,土能生金,故為子穴),有清瀉胃火,醒神開竅,回陽救逆之力。

內關以清洩心胸之熱為主;厲兌以清瀉胃熱為要。二穴伍用,清洩胃心胸之熱益彰,開胸散結,理氣止痛之力增強。

【主治】

1.胃脘疼痛,證屬胃熱者。

2.心胸煩熱、失眠、多夢等症。

【操作法】

內關:伸臂仰掌,於掌後第1橫紋正中(大陵)直上2寸,當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處取穴。直刺0.5~1寸。

厲兌:仰臥或正坐,於第2趾爪甲外側緣與基底部各作一線,當二線之交點處是穴。從前斜向後刺0.1寸。

【經驗】

內關—厲兌伍用,治胃熱而痛者,針刺用瀉法,厲兌亦可點刺放血,熱甚時,也可與內庭穴伍用,以增強洩熱之力;治失眠諸症時,以治虛煩不得眠之症為優,二穴相合,頗有梔子豉湯之功。

9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人們在講究科學的時候忘了人體本身就是地球上的最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