嘈雜,是指胃脘部感到“似飢非飢,似痛非痛”,難以名狀的病症。《景嶽全書·嘈雜》雲:"嘈雜一證,其為病也,腹中空空,若無一物,似飢非飢,似辣非辣,似痛非痛,胸中懊儂,莫可名狀。得食暫止,或食則復嘈,或兼噁心,而漸見胃脘作痛。”嘈雜和吐酸一樣,可在胃痛病中伴見,亦可單獨出現。也可和吐酸混合出現。其病機多與胃氣阻滯有關,臨床治療可分為胃熱證和胃虛證兩類。
1,胃熱證:多偏邪實。症見嘈雜、口渴、口臭、心煩不寐、舌紅苔薄而膩、脈數等。治宜清洩肝胃溼熱,可用溫膽湯加黃連、山梔。口乾便結者,加大黃通腑洩熱。
2,胃虛證:多偏陰虛。症見嘈雜時隱時現,口淡無味,納多則脘脹殊甚,舌紅苔少、脈細數無力。治宜養胃生津,可用養胃湯加山藥、太子參、扁豆健脾益氣;或加綠萼梅、白殘花疏理胃氣。
此外,尚有部分病人猝然發生嘈雜欲嘔,心慌胸悶,面色能白者,可能屬於胃絡破損的出血,應及時 處理。若在出血之後,仍感嘈雜隱隱,頭眩面黃,動則心慌氣怯、苔白舌淡,脈細者、此為心腫兩虧,可用歸脾湯加減施治。
最新評論